2007年9月28日 星期五

第三週 古典的文化與文明之爭

講義下載 http://homepage.ntu.edu.tw/~d91325005/3th.doc

本週的課程目的:

一、探索文化與文明的對立的社會與歷史根源:
a、機械(文明)、物質的、客觀的、外在決定的-->行為模式
b、文化、理念的、主觀的、內在形構的-->意義經驗的
二、銜接戰後的大眾文化的爭議。
三、將此文化與文明的對立關係,關連到古典社會學對現代性的診斷


本週思考問題:每個時代都有文化嗎?還是文化這個概念承載了高度的現代性的意涵呢?當文化這個字眼開始爭議時,伴隨著怎樣的社會氛圍與現象呢?又伴隨著怎樣的相關爭議呢?

---------------------------------------------
Elias, Norbert (1998) 文明的進程第一卷,第一章:文明與文化概念的社會起源, 第59-117頁。( 主要是討論德國與法國)


引言:

文明與文化:文明的概念涉及到西方人的自我意識。

英法--文明:可用於政治與社會、強調進步,民族差異的減少

德國--文化:(文明只是有用的東西)、專指思想藝術文化、強調民族或群體特性

提醒:重點在於這些概念與社會群體的關係。


1.德國的對立:來自於學習法國宮廷文明的上層社會vs 沒有政治與經濟實力的、講德語的新興市
民階層。市民階層的知識份子,基於對抗貴族、嫌惡矯揉造作的「文明」-->發明文化這個概念。代表運動:浪漫主義與狂飆運動。(非政治運動)。-- >重點在市民階層知識份子的社會處境與文化概念的關係。(例子跳過) -->並進一步從社會矛盾轉向於民族矛盾(P92那一節)。

重點:啟蒙運動與浪漫主義--->注意德國狂飆運動。

2. 法國的起源:主要是宮廷提供了新興市民階層晉升的機會,並同化他們。-->但,慢慢溫和反對派出現,將文明化名詞化為文明-->用真正文明取代虛假文明(提醒一個字眼polite) -->重濃學派的改革:因為有政治參與機會,黨派很重要,一種官吏改革派,文明則是他們改革的概念之一,強調文明自身有其律則,統治者必須認識、調節、引導此律則。-->文明對立於野蠻、不理性、不夠文明等等-->大革命只改變了體制,沒有改變教養-->進一步變成殖民的口號。

重點:注意法國大革命帶來的變與不變。啟蒙運動與殖民、與現代性的關係。

3.提醒:

A、這些理念的承載者是誰,這些承載者的社會關係形構,如何促成文化被問題化。

B、文化與文明的對立,甚至所謂文化與社會的理論爭議,是有其歷史、社會前提與知識前提。

---------------------------------------------------

第二篇 Storey, John(2003)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第二章:「文化與文明」的傳統,第31-65頁。(主要是討論英國)


重點:主要是以elite Vs mass的角度,處理在英國脈絡上的文化VS文明,以及關注電影、電視帶來的影響--->精英份子如何回應文化民主化帶來的衝擊。

工業化與都市化帶來通俗文化popular culture與過去文化的決裂(涉及識字率的提升與教育的普及)-->中下層開始有自己的文化:新的文化投資者與激進改革者,透過商業化瓦解一致性,鬆動權威,激進改革則挑戰了所有權威-->1830-50年代英國憲章運動是代表。

兩個菁英論代表人物的回應
1.Arnold的無政府狀態、強調教養教育的重要。
2.Leavis的抗拒大眾文化,透過經典閱讀,培養有教養的大眾。

美國戰後的辯論:
時間場景:1950年代。爭議點:大眾文化等不等於美國文化(Rosenberg)?大眾文化是否危害了精緻文化(Macdonald)?大量生產(福特化)破壞了多元性(van den Hagg)?問題在大眾文化還是在知識份子上(Shils與Fielder的反駁)?文化的階層性?

總結:批判精英由上而下觀看的角度侷限-->文化接納與排除-->文化是爭議的-->因此,文化分析的重點在於日常體現的文化而非只是經典文本。



一些中文資料庫簡介

講義下載 http://homepage.ntu.edu.tw/~d91325005/chinesedatabase.doc

這個也請同學自己看

世新的資料庫在此連結在此
http://libcd.shu.edu.tw/

中文資料庫 http://libcd.shu.edu.tw/dbintro.htm

西文資料庫 http://libcd.shu.edu.tw/dbintro2.htm


社會學思考

講義下載 http://homepage.ntu.edu.tw/~d91325005/sociologicalthinking.doc


這個講義請同學自行閱讀
上課不講

人文社會科學基本功--淺談閱讀方法

本文讀本裡面有..不用下載..

人文社會科學的基本功

人文社會科學在台灣有許多的困境,其中兩個很嚴重的問題在於,一、我們的中小學教育太過依賴教科書,沒有養成學生的讀課外書習慣,二、我們對於中文太過理所當然,以為只要懂中文就看得懂中文寫的東西,中文的閱讀寫作不需要教,應該自然而然就會。事實上,這樣的兩種困境,導致臺灣的大學教育不太像高等教育,比較像是高中的延伸。我認為要突破這樣的困境,至少在人文社會科學裡,應該從閱讀跟寫作的基本功開始培養起。


基本上,閱讀跟寫作是一體兩面,而且,所謂思考的訓練,亦潛藏在閱讀的過程裡,但是,要如何精讀一本書呢?閱讀真有一定有成法?不能想怎麼念就怎麼念嘛!?閱讀真的有技巧嗎?針對這些問題,我想我可以野人獻曝一下,提供一些基本學術性作品閱讀的原則跟技巧(請注意,我強調的是學術性作品),至於,這些技巧有沒有用,這個就要你自己去嘗試與判斷了。(在此,我個人強烈推薦一本書:《如何閱讀一本書》,台北商務出版,底下的東西有不少是來自這本書的啟發,以及我個人的一些感想與補充)。


面對一本書,很多人可能不加思索地就開始讀,一個字一個字讀,但也往往不久之後一個字一個字忘掉,或者只剩下浮光掠影般的記憶,或是一些偶然拾得的名言錦句。其實這是非常不好的閱讀方式,會不斷加重自己記憶的負擔,也容易見樹不見林。一個比較好的方法是透過結構性閱讀來幫助你記憶與理解書本的論點。一本學術性的作品,或者說,作者要寫一本書,他就必須對於書的結構進行安排,你的閱讀就是要抓出這樣的結構。要抓出這樣的結構,或許下面幾個步驟,可能會有所幫助的。


首先,拿到學術性書籍(其實好的教科書也可以這樣讀),你要作的,不是卯起來一口氣念下去,然後抓出零零碎碎的名言錦句或論點,你應該試著假想你正要探索一座文字叢林,因此,你應該先掀翻翻這個書的章節安排(地圖),隨手翻翻這本書,理解一下自己接下來可能會探險的地方。

接著,你應該著手閱讀導言(有時候導言會放在第一章裡)。導言在一本書裡,通常扮演著畫出基本框架(地圖)與探索平面的功能。在導言裡,作者應該會提出他的主要問題、批評對象、論述軸線與章節安排。受過基本中學教育的你們,可能對於掌握這些線索並不是很難,但是,其實真正的關鍵就在這個看起來不難的地方。這裡我們將碰到閱讀一個關鍵性的步驟---抓出論證脈絡。當你大概看完導言後,你應該可以抓到作者的主要問題旨趣、對話對象與論述主軸與章節安排,但是,你應該要這裡好好想幾個問題:一、作者是如何說服你這個問題是個問題,二、作者是如何透過對話對象,凸顯了他對問題的琢磨與論述主軸,三、作者是如何指出這這個論述主軸的諸多可以發展的面向,並進行接下來的章節安排,四、就作者在的論證軸線,他可能可以推出怎樣的結論。如果要回答這些問題,你其實的閱讀重心並不是只是畫出關鍵性的句子,應該重視的是段與段之間的關係。一個好的作者,是不會隨便亂分段的,每一段都有他的用意,(步驟A:請抓主每段的主題句),段與段的關係則是要表達他的思想過程、論證脈絡與如何說服讀者(步驟B: 請自己善用連接詞串連你抓出來的每段論點)。


因此,所謂的閱讀,你不看只是看到一些零碎的字字句句,你應該看到的應該是一連串緊湊的主題句 abcd。而且,你更該思索思考你抓出來的主題句abcd(具有哪些前提,是否過於講特殊當成普遍,是否有充分的例子或理論支持),試著想想這些abcd關係,試著想想作者在串連abcd是否有跳躍(中間是否應該插入個e才能很順),試著想想為何一定abcd,為何不能是abdc 或者abXdX代表的是作者沒有指出的東西,但是你認為有關連的的,這裡你一定要用心一點想,不然你很自然而然地被作者說服了,但是其實不是很知道他怎麼說服你的),試著想想,如果換你接手寫(以你現有的知識當材料),接下來的章節安排可能有怎樣的內容,結論可能可以結在那邊?


通過這樣的閱讀與思考,基本上你應該能掌握作者的思考角度與方法。但是,接下來,你是不是應該趕快依序讀接下來的章節呢?其實,在進一步深入這本書前,你應該要馬上翻到這本的結論,看看這本書的結論跟你的預期有多大的落差,有沒有讓人眼睛一亮或者感到震驚的地方(是你對於本書的軸線掌握有誤,還是作者真的有過人之處?)。對於導論與結論的閱讀(請重複步驟A跟步驟B),基本上決定了這是一本對你而言是怎樣的書(太難或太簡單),你需不需要深入到這本書的內文裡(參考你的時間、壓力與為何要讀這本書,請自行決定)。


上述的步驟,基本上是對於一本書的一個很概略性的掌握,需不需要深入這本書,要你自己決定。但是,無論你怎麼決定,上述關鍵的步驟A:請抓主每段的主題句,與步驟B: 請自己善用連接詞串連你抓出來的每段論點,乃是最為重要的法門(你應該用不同的標誌,去標誌AB,進行結構性的摘要)。因為,如果你決定繼續讀這本書,除了不斷應用這兩個步驟在閱讀裡,你還要進一步想想,步驟C:每一章的主要命題,D:主要命題ⅠⅡⅢⅣ間的關係。同樣地,你必須想想為何是ⅠⅡⅢⅣ的關係是不是有跳躍,為何不能是ⅠⅡⅣⅢ、ⅠⅡⅢⅤ或者ⅠⅡFⅢ(F代表的是作者沒有指出的東西,你自己想的)。


如果你已經能做好上述的閱讀的根本,接下來你要留意的是作者所提供的其他訊息,其中關鍵的是他所引用的例子、學者、著作與註釋。這其實是進階到主題性閱讀的關鍵,你其實應該要跟到這些參考書目與註釋裡面去,累積相關的學術性背景知識。不過這已經是大學部高年級與研究所的訓練,在此我就不多談了。


當你知道上述的閱讀步驟後,你就應該要試著作摘要,來整理書的內容。我相信大多數的人讀書都有劃重點的習慣,但是,卻沒有把重點連起來的習慣,也沒有抓作者論證脈絡的能力。因此,在上述的閱讀步驟裡,我很強調步驟A:請抓主每段的主題句與步驟B: 請自己善用連接詞串連你抓出來的每段論點)。你的摘要正是要把上述的兩個步驟整理出來,透過適當的連接詞(首先、再者、其次、因為、所以),加以串起來,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並且不會偏離作者的論證脈絡。但是,這裡仍有幾件事情要注意:首先,你的摘要寫作不是寫給自己看的,而是寫個某一個特定讀者看的,因此你應該以第三人稱的角度來串著句子。在你的摘要裡,不該太常出現我覺得,我認為,反而應該多多出現,作者指出,本文指出。


其次,正因為作摘要涉及到你要介紹這本書給特定讀者,同時,還考慮的書的難易(特別是文字抽象程度與概念密度),個人的閱讀能力,因此,摘要粗與細就會成了一個大問題。對於一個初學者而言,我認為你可以試著下列的步驟來掌握作摘要的功夫:一、依書的難易程度,以10-201的比例來作摘要。換言之,一本300頁的書,你大概可以摘成15-30頁的摘要。二、上述的摘要,你可以進一步將它濃縮,做出摘要的摘要,比例大概是5-101,因此,一本300頁的書,至此被你濃縮到1-6頁。這份『摘要』可以變成你的上課報告或者讀書心得報告上的摘要,告訴老師或改報告的人,你到底讀到什麼。


透過上述的功夫,你應該知道閱讀跟作摘要看起是很死的功夫,但是卻是很重要的功夫。透過這樣一種逼自己串,逼自己想,逼自己精讀的功課,不但有助於你對於書的掌握,幫助你記憶,還可以訓練你的思考與寫作,作個幾本書之後,你慢慢地就會有對於閱讀不同的體會。然而,你或許不免會好奇,那你自己的思想呢?你的批判性閱讀呢?你的心得呢?我認為,如果你上述的功課已經作的不錯了,你慢慢就會發現,作者在論證時,一定會有很虛的地方,一定有避重就輕的地方,一定有理所當然與似是而非的地方,批判它、改進它,就是你的思考發軔之處。當然,有些問題或許你只是有所困惑與質疑,但是缺乏解答,那麼多查察資料與相關爭議與評論,就是接下來的功課了。如果,你走到這一步,恭喜你已經準備踏上高年級與研究所程度的主題性閱讀了。


2007年9月27日 星期四

第二週 導論

講義下載 http://homepage.ntu.edu.tw/~d91325005/2nd.doc

本週教學目的:
1.
以文化VS社會、現代性到後代性,介紹文化社會學此一學科的整體圖像與歷史發展
2.理解文化社會學的相關理論與學派,以及關鍵性的爭議
3.為後續課程暖身

本週思考問題:
什麼是文化,文化的分析會遇到哪些困難?文化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文化相對自主性是什麼意思?文化社會學有怎樣的傳統與難題呢?

--------------------------

第一篇 Alexander, Jeffrey C. (1997) 〈分析性的爭辯:了解文化相對的自主性〉。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第2-37頁。台北市 : 立緒。
(Alexander當代美國最重要的文化社會學家)


理論架構的提出-->文化與社會的二元對立下-->文化分析上的相對自主性。

最初的兩種對立:

一、機械(文明)、物質的、客觀的、外在決定的-->行為模式

二、文化、理念的、主觀的、內在形構的-->意義經驗的

此對立根源於德國觀念論傳統—>Hegel的時代精神-->Marx歷史唯物論、Dilthey的詮釋學。

Marx:存在與意識-->上下層結構-->自在、自為階級。階級意識、意識型態的問題、階級支配與階級革命的問題-->後人相對自主性的提出。

古典關照:

Dilthey:個人主觀意義到共享的理念,詮釋學的理解方法-->主觀性的文化內在結構-->部分與整體的關係-->優點:文化自主性,缺點二元對立。

Parsons功能論對超越二元對立的初步嘗試:將對立視為依整合的經驗世界的不同分析層次。-->文化、人格、社會三系統分析自主性的提出。但,仍具有二元對立-->文化與社會的關係為何?Parsons強調三體系乃是透過制度化(文化做為一種價值,成為制度規範)與角色(社會化歷程使價值內化到行動者身上)連接,卻無法顧及象徵層次的分析,文化只跟社會整合有關,無法顧及文化的起源與內在流程-->文化失去了分析上的自主性。

Gramsci超越Marx困境的嘗試(從自在到自為如何不可能與如何可能):在社會分工的階級關係裡,文化是跟宰制有所關連-->知識份子、文化霸權cultural hegemony,反動力量來自於客觀真實環境與知識表達-->文化會對社會變革有所衝擊。缺點如同Parsons的缺陷:文化與社會的對立,關注於價值體系而非象徵體系,文化到最後都是社會性現象所解釋。這導引到符號學的貢獻。

Saussure:語言與言語之分-->語言作為象徵體系,有其內在法則。-->意旨與意符的武斷連結-->意義是在符號間關係產生的,與語言的社會指涉對象沒有直接關係。優點:指出文化本身的系統性意義,缺點:忽視互動與情境,最終導致放棄對意義的追尋-->文化結構與意義結構的對立。

當代觀點:焦點文化自主性到底是什麼意思,文化與社會的關係為何?

功能論:能側重文化本身,又能與真實社會行為的研究結合。Merton的科學文化分析:科學精神的普遍論、科學的共產主義,其缺點:這些價值從何而來?意義形塑過程呢?Lipset的政治文化分析:利用普遍與特殊的模式變項去分析菁英團體為何會含納或排除下層階級,以解釋民主化為何有國情差別,其缺點:文化不過是透過群體行為的價值配置模式,而非任何內在的詮釋活動。

符號學:文化系統本身,象徵組構的內在整體性。Barthes的摔角分析:摔角是一種景觀而非運動,應視其為文本,其演出有腳本,分析對象是做為讀者的觀眾。Sahlins的飲食文化分析:食物是象徵性統的對應物,有其類比與對應關係。符號學的優點,乃是強調文化系統的內在複雜結構,使象徵符碼不會被化約為價值與意識型態,其缺點則是文化決定論。

戲劇學:在個人與社會關係中扮演特殊角色。Goffman的戲劇學分析:由角色規範到框架,但是強調行動者有注意力與忽略的可能,所謂框架外的活動與接連組織。Geertz的鬥雞遊戲:意義是被賦予的,不僅由規則,尚關連到現象本身,競賽不只是關連到社會地位的功能力量,亦非僅從文本推衍出來的事件,而是一種日常生活經驗的美學成就,結構是由演員與事件組成,而非是由結構創造事件。

以上三者在文化自主性課題性,分別指出了價值、形式化象徵關係、美學與創發性表演等。近來更有從古典社會學找到新的文化分析的靈感泉源。

Durkheim理論:Durkheim影響了符號學、結構主義,他在晚期將文化視為許對象徵對立元素構築起來的組織,並將這些對立元素(神聖世俗),視為社會群體的基礎,強調象徵分類與社會連帶透過儀式互動而連結與互通。Mary Douglas的象徵污染的分析:神聖世俗不僅是象徵結構的起源,更是道德、情感介入社會控制的來源,某物髒並非來自物質性,而是來自與象徵分類的不合或位置不對(失序、危險、不安),此引發新的純化儀式,將失序視為外來者引發,去除不安。Turner的通過儀式的研究:儀式是一種運動,從象徵化和制度化的結構位置移到反結構的位置,再移回去,反結構時期乃是過渡期,為了對抗以分化好的結構狀態,此一時期會產生緊密團體,揚棄既有分類,再逐步產生新的位置與新的身份;因此,臨界過渡期會有會通感、會有神秘力量感,甚至會引發新的社會變遷。Smith-Rosenberg的性觀念研究:19世紀性教育文獻的大量出現,其對純潔性的歇斯底里討論,不是反應當時的社會行為,而是一種想要控制對當權文化系統的威脅,這些威脅被當作對健康陽剛性有負面影響的疾病,藉此壓抑因學徒體系瓦解,年輕人對既有體制帶來的威脅。

Marxism:主要是重讀Gramsci來發展更自主的文化概念,以及發展新的階級文化為目標。E. P. Thompson工人階級的歷史研究:不只分析階級,還分析價值與符碼,強調社群的興起,以及新的階級文化的產生,強調新的階級文化在階級抗爭上的重要性,使文化不只是分析的變數,還具有歷史與政治必要性。Paul Willis的工人研究:一方面固守馬克思的勞動過程分析,一方面強調工作是充滿意義的符號,強調工廠的陽剛文化文化(勇氣、力量、特殊的語言與幽默)在肉體、存有上、對抗意義崩解上的重要性,以及使工廠成為塑造性別角色的溫床。

後結構主義:強調意識型態批判,但是不相信 歷史主體的創造力(受結構主義符號學影響),強調象徵層次與權力、社會階級的關連性,強調權力、階級在分析上獨立,但是實際上也是一種文化符碼,但有掉入文化決定論之虞。Foucault的性論述與權力研究:強調性論述對於性的討論,代表著一種權力形式,影響人的行為,性一旦變成治療與教育的主題,就只能在理性與抽象的理論中才能被理解,這是一種規範的文化權力,在人類的肉體中,種下了分類的法則,並由監控權威予以關注。Bourdieu的象徵權力研究:Bourdieu強調理解是基於一組先驗符碼的過濾,此符碼經過教化成為本能,認知正是基於此符碼而得以解碼文化物,但是,此解碼能力由社會所供,但分配不均,因此,這些符碼會變成文化資本,並透過家庭與學校教育來傳遞,將社會的不平等轉化成就上的不平等,成就不平等又被轉化為天賦才能的不平等,這正是文化的意識型態功能。

結論:

不同理論都強調文化有外於社會結構的自主性,但是在方法上有所差別,以及在文化、社會、行為的官系上也有不同看法,甚至對於文化是價值、象徵體系都也所爭議。但是,共識在於,主觀意義才有文化、但是必須注意社會結構,行為會受到行為外的符碼的影響,人類也會創造符碼去因應世界,有權力的組織群體也必須把文化結構轉化為合法化工具。至於差異則都必須重視,以有利更普遍的觀點的形成。

--------------------------------------------------------

第二篇 Crane, Diana(2006) 〈導論--文化社會學對於作為一門學科社會學的挑戰〉。收在《文化社會學—浮現中的理論視野》,第1-16頁。南京: 南京大學。
(這是針對美國)

導言:文化社會學的邊緣性-->主流美國社會學(古典社會學、美國馬派與衝突論、理性選擇理論)過於強調結構的優位、整合的含蓄文化定義(價值、規範、信仰、態度、期待、群體性格)-->造成文化只是解釋上的外生變數,以及無法回應當代社會脈動(科技進步與後現代對差異的強調)-->轉向明確地記錄文化(符碼化的文化)(包含科學、技術、知識體系) -->所有結構都具有文化意涵,文化深嵌在社會結構中。

文化社會學與時代精神:新文化社會學出現來自於世界觀的變動與其他學科觀點的引入。如後結構與符號學強調了記錄文化、文本對行為的塑造與被菁英利用為權力資源(FoucaultBourdieu);以及微觀社會社會學;乃至於後現代對不可預測、非連續性、非一致性的強調,強調文化的優位,記錄文化的重要性,更提出了理解與意義問題-->這些世界觀變動使得文化與社會結構的關係必須重新估量。

文化與社會結構--文化整合與霸權:文化概念主要由由歷史社會學與政治文化而來。90年代,文化觀念逐漸在歷史社會學取得優位-->有兩種對立的文化觀(固定嚴整VS不確定、爭議)-->文化取向的歷史研究開始對文化變遷感興趣,並因而與過去過於靜態的文化研究產生對立;至於,關於意識型態與文化霸權的討論,新的研究關注被統治階級的因應策略,進一步質疑文化整合、主導文化等想法。另外,還有Bourdieu的對於記錄文化與社會結構的理論創見。

文化社會學對社會學的貢獻-->研究對象不是客觀實在而是社會建構的。社會建構論的取向:質疑客觀存在的經驗世界-->新的社會建構論發展結合Goffman、英國文化研究、後結構主義,開始強調意義的鬥爭,文本的多重閱讀與爭議,對霸權的接受與拒絕;此外,組織社會學亦利用社會建構論,指出那些看似理性管理的市場與經濟領域裡,文化對理性效率原則的採用與實踐產生影響,文化正是深嵌在社會結構中,才會被視為理所當然、無形地發揮影響力。

理解社會互動--個體行為的社會建構:Ann Swidler利用文化做為一種工具箱的想法,修正將個體視為是文化的被動接受者的行動者預設,行動者對於轉化價值為行動的能力不同,使用不同文化成分,文化本身也是分殊與衝突的。此外,亦有人提出質疑,試圖整合文化作為一種限制與個人的反抗。更有人考察新的社會結構變化,指出新的生活歷程(教育、職業、婚姻)逐漸有去標準化趨勢,這使得「人被動接受文化規範的說法」,更站不住腳。至於那些企圖轉向理性選擇的行動模型,忽視了理性乃是一種文化變數。

文化生產的視角:這是當前文化社會學的活躍領域,其強調生產條件與文化符號的關係,重視報酬體系、市場結構、篩選機制對創作者生涯與活動的影響-->但是,批評者指出其忽略了政治經濟學與霸權控制問題,更忽略了意義分析。但是,針對意義分析,文化生產強調的在何種條件下,是為何某種範疇被生產,而不是其他範疇,製造者是誰,什麼塑造了製造者的觀念-->她們的確指出了文化創造的條件正在變化(如後現代所言)

方法與意義問題:文化社會學內部有解釋VS詮釋的認識論分歧-->導致了量化方法與歷史、質化方法的對立,更由於強調文化比結構來的重要,傳統因果解釋遭到了質疑,文化的理解是開放的、未來是不可預測的。但是理解╱解釋都不能令人滿意,前者導致文化物的物化,後者導致社會化約論,故有人強調文化的二重性( 由Sewell來的)。此外,這更涉及所問的意義問題主觀意義、主體間意義與客觀意義

結論:文化社會學正努力進行社會學理論重複出現的主題的反思:一、如何概念化文化;二、如何建構文化與結構的關係;三、如何跳脫因果解釋,在社會脈絡中系統性地研究文化。此外,文化社會學還重視揭露體制文化的面紗,也展示弱勢文化的影響與體制文化的關係。文化社會學的理論反思與跨學科的特性,可促成社會學其他次學門的新生。

-----------------------------------------------------

第三篇 Connor, Steven. (2003) 〈文化社會學與文化科學〉。收在Bryan S. Turner主編《Blackwell社會理論指南》,頁430-470。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非常歐陸,也非常社會理論)

文化社會學--作文化的社會學:區分所謂文化社會學 sociology of culture與文化的社會學 cultural sociology,關鍵的問題:文化與社會的關係、社會學與藝術評論理念美學的關係、文化是考察對象抑或社會學本身作為一種文化的美學的表現形式。

現代性文化:伴隨所謂後現代場景,文化轉向導致了一種文化化的社會學,這使得SimmelBenjamimAdorno作品被重視。

1. Simmel:根據社會學闡述現代性文化的能力來界定社會學,強調社會學不僅說明文化,還要表現文化(特別是那些與客觀結構相對的、片段、流動的主觀經驗)。Simmel區分文化的兩面:一是客觀文化或形式,二是主觀文化或生命,這兩者存在有辯證關係。然,伴隨著現代社會的勞動分工,兩著間距離擴大,導致無法轉換的悲劇。社會學的任務正是修復部分與整體、客體與主體的統一(參照表現主義藝術學派的啟發)(提一下Lukacs)

2. Benjamin:關注美學的技術與形式、藝術與文學批評是理解現代性文化的關鍵,他結合Simmel片段關注與Marx的異化商品拜物教,進而指出片段主體經驗、異化正是以美學形式表現出來,商品敗物教的消費使得自覺意識麻木、以幻象的滿足來替代實際的慾望,藉以廢除政治衝突與緊張。這進一步導致所謂法西斯的政治美學化。因此,在Simmel看到哪統一的可能之處,. Benjamin卻看到更大的暴力。此外,他進一步利用蒙太奇與超現實主義的手法,去研究現代文化片段生活Arcades Project 拱門街一書,試圖透過殘片遺跡的收集,放置一個令人驚訝卻帶來啟示的格局下。這是一種超現實主義的驚愕美學與整合美學的對峙。而且,Benjamin也看到了在所謂機械複製時代,藝術作品原作的Aura逐漸消失,這一方面導致藝術的去神秘化與民主化的結果(大眾文化的興起與達達主義的震撼),但這也使得一般人的感官受到麻木,使得政治美學化的法西斯主義得以崛起。

3. Adorno:質疑Benjamin高雅藝術與大眾藝術的區分過於簡單。Adorno一方面利用文化工業批判大眾文化,另一方面則試圖闡述美學的價值。文化工業的概念指出,資本主義下理性從自我實現的工具扭曲成一種計算性支配,社會生活越來越朝著理性化與行政化的發展,文化場域亦滲透這樣的趨勢,使得文化工業撤銷了任何對理性化否定的力量,大眾文化成為工廠之外的幻覺。因此,藝術的重要性不在調和,而在其所處的矛盾的社會位置,利用其難以理解、強調特殊性的力量去抵抗資本主義文化工業的壓迫性、同一化壓力,然而,藝術也越來越走向專門化的文化工業取向,因此,藝術並不僅於否定,還要自我否定。Adorno的重要性在於指出了藝術形式與其所在的社會關係的辯證意涵,以及指出其社會乃至政治意涵。

文化研究的興起:由大眾文化爭議帶出了英國文化研究。Raymond Williams:首先發展一套文化的分析方法。他區分出三種關於文化的定義:觀念的、文獻的、社會的。他關注的是第二與第三種文化。Williams承繼浪漫主義傳統,因此他強調一種有機聯合的文化理念,並且從普遍生活或情感結構的角度來考察文化與社會的關係。這卻導致文化有著衝突與整合的對立。在他之後的英國文化研究(Stuart Hall),則重視各種通俗文化的表現形式與各世代、次文化的表現形式,而且進一步援引Althusser的理論,關注文化與權力的關係。這種取徑,強調的是各種社會文化制度會生產與再生產個體與群體的想像關係或意識型態,生產人們對這個世界的理解結構與情感結構。這也反映在Williams晚期的轉向(從靜態有機統一的文化到更結構性、動態感、不均衡的文化觀念),不僅把文化看做一種表現,更看成是一種表意系統,社會生活必須通過它來溝通、再生產、體驗與探求。

文化、消費與後現代性:二戰後,文化分析的焦點是高雅文化與大眾文化的整合。到了1970年代,消費社會的來臨,一些理論家意識到整個社會生活領域(特別是經濟)經歷了一場文化轉向。一切社會生活都美學化。其中重要理論家是Daniel BellBaudrillard

一、Bell的資本主義文化矛盾:1970年,Bell指出,美國正經歷了價值觀念的脫節-->工作倫理、技術經濟、理性VS消費慾望、服務業、非理性。這樣的對立更表現在資本主義價值觀與藝術價值觀對立關係的歷史轉變上。過去現代主義是透過膨脹自我去對抗資本主義文化,而藝術後現代主義看似打擊了現代主義對慾望的馴服,但是事實上不過是現代主義的激進化,更是現代主義藝術家的自我膨脹經驗普及化後的產物,於是藝術不在對抗庸俗的資產階級,藝術不在與生活區分。

二、Baudrillard:在Marx傳統下,指出文化不在由經濟決定,當今社會重要的不再是生產與勞動,而是主宰價值的語言與符碼所具有的自我調節力量,商品的美學化、過渡剩餘,使得資本主義轉向了消費,重心放在生產那些尚未存在的需求,這使得藝術與商業結合,經濟被文化化(culturalized)Baudrillard更認為,這裡並不存在有任何危機,因為消費資本主義下,需求不在是人與物的關係,而是由系統的各要素生產出來,系統性的慾望,就是消費、不是對特定物的需要,而是對差異的需要,而滿足恰好是永遠無法滿足的,這正是消費社會的新動力機制,以及新的政治經濟文化的整合技術。

文化價值--BourdieuBoudieu利用兩個概念來分析文化---Habitus:一種群體所具有的習慣性理解結構,Habitus組織實做與提供策略生成的原則;Symbolic Capital:榮譽聲望等非物質性的形式與價值觀念,可以以經濟性的方式累積、流通與交換。BourdieuDistinction一書指出,不同階級具有不同的品味、偏好、這又對應藝術形勢所應具有的鑑賞能力,這其中文化資本構成了階級區分的祕密與保障。

女性主義與文化:女性主義跟文化有關,是因為女性向來被規類於文化之內(陽剛與陰性,理性與情感)。針對高雅文化具有的男子氣概,女性主義透過通俗文化女性意象的批判上、批判文化本身具有的社會性別化、還是透過文化形式來逆轉女性被排斥與壓抑上,來反擊高雅文化。

文化與後殖民性:近來文化分析,越來越注意到文化與殖民權力的關係,特別是西方人對異文化的考察與其自身文化理解的關連。Said的東方主義:他指出了西方人為理解伊斯蘭所開啟的東方學,應被視為一種文化建構行為,其中有權力運作的痕跡。而且,無論是各種表現型式的文化技藝,抑或某種概念與思想的知識庫,這兩種文化面向都構成了集體認同的泉源。後殖民不只是要揭露文化與殖民、種族主義、帝國主義的關係,更要注意那些東方學理保持沈默或處在邊緣的東西,這樣,才可能認識到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認同是相互依賴的,即便這是一種不平等的依賴。 後殖民的想法,開啟了另類歷史研究與後現代民族誌,其關心的不是透過文化分析來自我認識,而是讓人疏遠的實踐,旨在揭示西方文化所熟悉所理所當然的東西的任意性與奇異性。

結語--朝向虛擬文化:重提文化社會學與文化化的社會學之分,說明文化還是表現文化,甚至促成文化變遷的問題?20世紀後半的各種認同政治,呼求一種更彈性的語言去描述、說明、改造文化與社會的關係,因此,文化社會學必須注意當代()文化多元主義的處境。因而,如何理解新經濟、技術、政治與環境的全球變局,成為文化社會學當前的重要任務,這表現在日常生活社會學、時間社會學、空間社會學的興起,以捕捉新的技術所帶來的新的空間、時間的日常生活體驗。這甚至進一步拓展了對於科學與技術的文化研究,以及電子溝通所帶來對於原來以場所為模本的社會文化分析的前提的重新估量,新的技術文化帶來新的體驗、新的文化與社會的關係,而分析描述虛擬文化成為當前社會學的任務,而以單一觀點來看待文化,在自虛擬文化的自我表現、多元文化的發展、跨學科的聯合下,已經站不註腳了。



2007年9月24日 星期一

課程大綱下載

課程大綱 http://homepage.ntu.edu.tw/~d91325005/syllabus.doc


課程大綱

文化社會學 上課大綱
授課教師 吳鴻昌
教師聯絡方式 d91325005@ntu.edu.tw

一、課程介紹:
何謂「文化」?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卻又相當複雜的問題。Raymond Williams曾在Keywords一書中指出,「文化」是英文中最複雜的兩三個字眼之一。對於文化的研究,不但涉及文學、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學科,而且在廣義的「社會理論」內部,文化分析所涉及的相關概念、學說、流派,不但龐雜,往往也使人誤入歧途。為了系統地介紹文化社會學,並且讓同學們理解日常生活裡遇到的很多爭議,其實都在古早以前都被吵過,還因而開展出許多不同的研究取向與理論觀點,因此,本課程不採取經驗個案取向的介紹,而是以社會學的發展作為基本定位軸線,試圖透過脈絡化的方式,引導學生去理解文化如何被爭議,這些爭議又是如何發展起來的,以及要進行文化分析,會遇到哪些問題,社會學又提供了怎樣的工具。當然,基於這樣的教學目的,課程設計會有過於理論之嫌,因此,在課堂上,我們會討論比較多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希望能夠讓同學具體掌握這些理論的核心要旨。(當然本課程不可能涉及所有跟文化相關的議題與理論,例如精神分析的取徑,這是必須先說明的)
為了兼顧實際的議題爭論,以及相關的研究取徑,本課程大致上可分為三個部分:在第一部份,主要是在處理古典社會學所開展出來的文化分析的方式,以及後續研究的承繼,而實際爭議焦點則是擺在古典的文化與文明之爭,以及相關的平行的爭論如唯心論VS唯物論、理念VS利益、主觀文化VS客觀文化、形式理性VS實質理性等等(為了帶出第二部分的討論,我們將馬克思學派對文化的討論擺在這一部份的最後來進行)。第二部分,則是處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到1980年代,相關學科(社會學、人類學、哲學、文化研究)的發展,以及圍繞著大眾(俗民)文化所引發的爭議。第三部份,則是以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的爭議為開端,並介紹晚近文化社會學的發展,其中Bourdieu的理論,身體社會學,乃至於美國文化生產的研究取徑,以及英國的消費文化研究取徑,將是我們介紹的焦點。
最後,為了鼓勵同學進一步主動學習,每個單元最後還有進一步閱讀的建議書單,如果同學有興趣,歡迎進一步找老師討論(特別是這些書單有些還頗難,中文翻譯也不見得好,如果可能請對照英文閱讀)。

二、課程要求:

◎ 上課方式:因為這堂課是高年級學生的選修課程,老師想讓同學們嘗試體驗一下研究所討論課(seminar)的上課方式,看看這樣的上課能不能有趣一點,師生互動多一點。因此三小時的上課時數,將由老師講授前兩個小時(每週進度中指定閱讀部分),講授內容會利用實例來說明理論(所以,同學們不用害怕理論過於抽象)。第三個小時,則會讓同學進行課堂報告(每週進度中課堂報告部分),並由教師評論與總結。因此,同學們應分組,每組每學期至少要負責兩週的課堂報告(實際進行方式我們課堂上可以再討論)。課堂報告者必須將指定文獻,做成5頁以內的摘要,於上課發給大家(或利用投影片報告),並回答同學們與老師提出的問題。此摘要於課後需修改,並嘗試回答相關問題,於下堂課繳交,以作為成績評量的標準(取代期中考)。

◎ 除了團體課堂報告外,同學個人還必須繳交一份讀書心得報告。讀書心得報告的撰寫,乃是以指定書單(後詳)中任選一本為主題,進行逐章的摘要與心得討論,字數不得低於五千字。除閱讀文本外,鼓勵同學進一步查詢相關資料。
特別注意:評分標準主要是摘要,請逐章進行,並且嚴禁抄襲(包括摘要跟心得),抄襲者該報告以零分計算(換言之,你的學期成績將會不及格)。
不知道何謂抄襲跟引用的區別者,請參考以下網頁
http://myurl.com.tw/imsp
or
http://www.cuhk.edu.hk/soc/citation.pdf


◎本門課不考期中考,亦無期末考,代之以兩份團體課堂報告與一份個人讀書心得報告(見上述)。除此之外,每堂課老師會請同學書寫"五分鍾上課心得",作為課堂參與的評分依據(每次計總分一分)。上課心得,主要是寫你這堂課的收穫,哪裡聽得比較懂,哪裡有問題,以讓老師調整上課進度,以及在適當的地方重新說明或複習。

◎ 課程評分方式:兩次課堂報告呈現各20%、讀書心得報告佔50%、課堂參與佔10%

三、指定個人讀書心得報告書單(任選一本撰寫學期讀書心得報告):
Williams, Raymond. (1992) 電視:科技與文化形式。臺北:遠流。
Bourdieu, Pierre(2002) 布赫迪厄論電視。 臺北: 麥田出版。
Slater, Don(2003) 消費文化與現代性。台北: 弘智文化。
Entwistle, Joanne, (2005)時髦的身體: 時尚、衣著和現代社會理論。桂林市: 廣西師範大學
Hebdige, Dick (2005)次文化 : 風格的意義。台北: 巨流。
Crane, Diana(2001)文化生產 : 媒體與都市藝術。南京 : 譯林。
Storey, John (2002) 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臺北市 : 巨流。
Bennett,Andy(2004) 流行音樂的文化。台北市 : 書林。
Mirzoeff, Nicholas(2004)視覺文化導論 。臺北縣永和市 : 韋伯文化國際
Berger, John (2005) 觀看的方式。臺北市 : 麥田。.

四、教科書:
Smith, Philip.(2003)文化理論的面貌。臺北縣永和市 : 韋伯文化。(這本教科書請同學自行購買)
以及教師自編讀本。

五、課程預計進度(會依實際狀況予以調整,推薦書目以中文書為主):

第一週 九月二十日 課程說明
(原則上我會期待每個禮拜的指定閱讀與課堂報告,同學們都要讀。但是,為顧及同學的能力,每週指定閱讀部分,前面有打星號的文本,是同學們至少一定要讀的)

第二週 九月二十七日 導論:基本分析框架與關鍵概念的介紹
指定閱讀
***Alexander, Jeffrey C. (1997) 〈分析性的爭辯:瞭解文化相對的自主性〉。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第2-37頁。台北市 : 立緒。
Crane, Diana(2006) 〈導論--文化社會學對於作為一門學科社會學的挑戰〉。收在《文化社會學—浮現中的理論視野》,第1-16頁。南京: 南京大學。
Connor, Steven. (2003) 〈文化社會學與文化科學〉。收在Bryan S. Turner主編《Blackwell社會理論指南》,頁430-470。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

思考問題:什麼是文化,對於文化的分析會遇到哪些困難?文化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文化相對自主性是什麼意思?文化社會學有怎樣的傳統與難題呢?

幾本推薦概念辭典與概唸書
Williams, Raymond(2003)關鍵詞 : 文化與社會的詞彙 。台北市 : 巨流。(特別是其中Art、Class、Civilization、Culture、Democracy、Idealism、Ideology、Industry、Masses、Materialism、Popular等)
Brooker, Peter([2002] 2003)文化理論詞彙。台北:巨流。
廖炳惠.(2003) 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 麥田。 Cavallaro, Dani(2006)文化理論關鍵詞。南京:江蘇人民
Fiske, John (2004) 關鍵概念:傳播與文化研究辭典(第二版)。北京: 新華
Rapport, Nigel and Joanna Overing [2000](2005) 社會文化人類學的關鍵概念。北京:華夏出版
Jenks, Chris (1998) 文化。台北市 : 巨流。
Hell, Victor (1990) 文化理念。台北市 : 遠流。
Servier, Jean (1989) 意識型態。台北市 : 遠流。
Mclellan, David (1991) 意識形態。台北市 : 桂冠。
Eagleton, Terry (2002) 文化的理念。 台北市 : 巨流。


第一部份 古典的開端---以文化與文明之爭為軸線


第三週 十月四日 從古典的文化與文明之爭---現代性的浮現
指定閱讀
***Elias, Norbert (1998) 文明的進程第一卷,第一章:文明與文化概念的社會起源, 第59-117頁。北京:三聯書店。
***Storey, John(2003)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第二章:「文化與文明」的傳統,第31-65頁。台北:巨流。

思考問題:每個時代都有文化嗎?還是文化這個概念承載了高度的現代性的意涵呢?當文化這個字眼開始爭議時,伴隨著怎樣的社會氛圍與現象呢?又伴隨著怎樣的相關爭議呢?

推薦閱讀
Williams, Raymond(1985) 文化與社會 : 1780年至1950年英國文化觀念之發展。台北市 : 聯經。
Elias, Norbert, (1999)文明的進程 : 文明的社會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兩卷。北京: 三聯書店。
Bauman, Zygmunt (2002)立法者與詮釋者。台北市 : 弘智文化。

第四週 十月十一日 現代性:形式與實質的辯證 (Simmel與Weber)
指定閱讀
***Smith, Philip.(2003)文化理論的面貌,導論、第一章,第1-26頁。臺北縣永和市 : 韋伯文化。
Dodd, Nigel. (2003) 社會理論與現代性,第二章:現代性與理性--齊末爾與韋伯,第37-66頁。台北市:巨流。

課堂報告
Schluchter, Wolfgang (1986) 理性化的矛盾。收在氏著《理性化與官僚化 : 對韋伯之硏究與詮釋》,第1-54頁。台北市 : 聯經。

思考問題:Simmel與Weber如何談論形式與實質的辯證?這些與文化社會學有怎樣的關係?Simmel與Weber如何討論現代性問題?Weber如何將某種倫理與某種身份團體接連接在一起?Weber如何擺定理念與利益?Weber的宗教社會學的討論又點出了現代性怎樣的問題呢?

推薦閱讀
Weber, Max (2001)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台北縣新店市 : 左岸文化。
Weber, Max(1990) 宗教與世界。台北市: 遠流。
Kasler, Dirk (1998) 馬克思‧韋伯的生平、著述及影響。北京:法律出版社。
(這是一本非常好的Wenber介紹書,可以讓你理解Weber重建計畫是什麼意思,並且討論了Weber的社會學的當代意義)
Simmel, Georg (2001) 時尚的哲學。北京市:文化藝術。
Frisby, David. (2003)現代性的碎片,第二章。北京:商務(這一章對Simmel的理論進行了還不錯的介紹)

第五週 十月十八日 神聖與世俗:儀式、社會分類(Durkheim學派)
指定閱讀
***Smith, Philip.(2003)文化理論的面貌。第五章,95-125頁。臺北縣永和市 : 韋伯文化。
Alexander, Jeffrey C. (2002)〈導言:迪爾凱姆的社會學與當今文化研究〉。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編《迪爾凱姆社會學 : 文化研究》。瀋陽市 : 遼寧教育。

課堂報告
Turner ,Victor (1997)〈過渡儀式與社群〉,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Douglas, Mary (1997) 〈污染象徵秩序〉。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Smith-Rosenberg, Carroll (1997) 〈維多利亞時期純潔觀裡性的象徵意義〉,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思考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是過渡儀式的例子?從涂爾幹學派的分析中,你能不能想想人群是如何聚合的?象徵分類在社會生活的意義為何?人群連帶與象徵分類的關係是什麼?邊緣人、偏差行為在這過程中扮演怎麼樣的角色?什麼是我們,什麼又是他們?

推薦閱讀
Durkheim, Emile & Mauss, Marcel (2005) 原始分類。上海: 上海人民。
Durkheim, Emile (1999)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 上海人民。
Durkheim, Emile (2003)《教育思想的演進》。上海:上海人民。
Turner ,Victor(2006) 儀式過程:結構與反結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Turner ,Victor (2006) 象徵之林:恩登布人儀式散論。北京:商務。
Alexander, Jeffrey C.編(2002) 迪爾凱姆社會學 : 文化研究。瀋陽市 : 遼寧教育。
(這本書裡的文章,主要是在討論了Durkheim的社會學對當代文化分析的潛力與啟發。)

第六週 十月二十五日 商品拜物教、意識形態霸權與文化工業:Marx學派
指定閱讀
***Smith, Philip.(2003)文化理論的面貌。第三章,47-72頁。臺北縣永和市 : 韋伯文化。
Storey, John(2003)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第五章,149-201頁。台北:巨流。

課堂報告
Gramsci. , Antonio (1997). 文化與意識形態霸權。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Adorno Theodor (1997)文化工業再探。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Gouldner, Alvin(1997)論意識型態、文化機器與新興的視聽感官工業。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思考問題:Gramsci.與Adorno如何看待大眾文化中的意識形態?面對著大眾社會的來臨,兩者對知識份子的定位又有差別?兩者對我們看待流行文化有怎樣的啟發?Gouldnr又如何應用意識型態、文化工業等概念去分析大眾媒體中的文化議題呢?

推薦閱讀
Anderson, Perry (1990) 西方馬克思主義探討。台北市 : 桂冠。(絕版書)
McLellan, David (2004) 馬克思以後的馬克思主義。北京 : 中國人民大學。
Jay, Martin (1996) 法蘭克福學派史(1923-1950)。廣東省佛山市 : 廣東人民。
(西方馬克主義的原典很多都有中文翻譯本,老師在此就不一一列出,請同學利用網路自行查詢,這裡只推薦一些比較簡介性的書籍,有問題可以在課堂上問我)



第二部分 二戰以來的發展與爭議—關於大眾文化的爭議



第七週 十一月一日 戰後的軸線:大眾文化與高等文化的爭議
指定閱讀與課堂討論(算兩次):兩篇立場相反的文本比較
***Gans, Herbert J. (1985) [1974]雅俗之間 : 通俗與上層文化比較。第一章,大眾文化的批判,19-68。台北市: 允晨。
***Swingewood, Alan(1993)[1977] 大眾文化的迷思。第五章:大眾文化或是文化的民主化,149-179頁。 臺北市: 遠流。

延續著上禮拜馬派.的討論,1970年代,Gans與Swingewood的評論,則是對於大眾文化展現出截然不同的立場,一個為大眾文化講話,質疑那些批判大眾文化的人,一個批判大眾文化多元性的假象,呼求真正的文化民主化的到來,你覺得誰的說法比較有說服力?為什麼呢?

推薦閱讀
Bell, Daniel (1989) 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台北市 :桂冠。
Bell, Daniel (2001) 意識形態的終結.--五十年代政治觀念衰微之考察。 南京市 : 江蘇人民。(1950年代開始關於大眾社會、意識型態終結討論的重要書籍。)
Fiske, John (1993) 瞭解庶民文化。臺北市 : 萬象。
McGuigan, Jim(2001)文化民粹主義。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Strinati, Dominic (2005) 通俗文化理論。臺北縣永和市 : 韋伯文化。(主要是第一章)。
Storey, John(2003)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台北:巨流。(除了我們唸過的第二章,還有第一章與第八章)。

第八週 十一月八日 作為價值觀的文化:功能論的文化整合取向(美國)
指定閱讀
***Smith, Philip.(2003)文化理論的面貌。第二章,27-46頁。臺北縣永和市 : 韋伯文化。
Alexander, Jeffrey C.(2005)形式意志論與實質意志論。收在蘇國勳、劉小楓主編《二十世紀西方社會理論文選Ⅰ─社會理論的開端與終結》,585-613頁。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課堂報告:
Parsons, Talcott and Shils., Edward (1997.) 價值觀與社會體系。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Lipset, Seymour Martin. (1997.) 價值體系與民主制度。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Parsons, Talcott (1997)超越壓迫與危機:迎接一個自由意志的新社會。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思考問題:文化只能是價值觀嗎?用價值觀來處理社會秩序與社會變遷有怎樣的問題,功能論的文化觀到底能不能處理文化變遷呢?當我們對社會價值體系不滿時,功能論認為我們該怎麼辦呢?你同意他們以現代化理論為出發點的診斷與建議嗎?理由何在?

推薦閱讀
Parsons, Talcott (1991) 社會的演化。台北市 : 遠流。
Shils, Edward (2004) 知識份子與當權者。臺北縣新店市 : 桂冠。
Bellah, Robert Neelly (1991)心靈的習性: 美國人生活中的個人主義和公共責任。 北京 : 三聯書店。
Bellah, Robert Neelly (1994) 德川宗教 : 現代日本的文化淵源。香港: 牛津大學。
Lipset, Seymour Martin. (1994.)第一個新興國家。臺北市: 桂冠,。
(這些是結構功能論者的原典與經驗研究)

第九週 十一月十五日 文化作為一種主觀意義之網---詮釋學轉向(美國)
指定閱讀(必讀Alexander所著之第十七講〈文化社會學2〉)
***Alexander, Jeffrey C.( 2000) 文化社會學1、文化社會學2。收在氏著《社會學二十講》,第十六講、第十七講,207-244頁。北京市:華夏。
Geertz, Clifford (1999) 文化的解釋。第一章,3-36頁。上海: 上海人民。

課堂報告
Geertz, Clifford (1997) 巴裡島鬥雞賽之為戲劇活動。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Geertz, Clifford (2002)地方知識 : 詮釋人類學論文集。 序論,11-29頁。 臺北市 : 麥田。

問題思考:Geertz如何從旁觀者因果解釋的架構的編織,轉變到對參與者的主觀意義的詮釋呢?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其中又遇到怎樣的困難?該如何克服?

推薦閱讀
Geertz, Clifford (1999) 文化的解釋。上海: 上海人民。
Geertz, Clifford (2002)地方知識 : 詮釋人類學論文集。 臺北市 : 麥田。
Marcus, George E. & Fischer, Michael M.(2004) 文化批判人類學 : 一個正在實驗的人文科學。台北縣新店市 : 桂冠。
Clifford, James & Marcus, George E (2006) 寫文化:民族志的詩學與政治學。北京: 商務。
Denzin, Norman K (1999) 解釋性互動論。臺北市 : 弘智文化。
(前面幾本是重要的文化人類學的原典。Denzin那本則是寫給大學部學生看的研究操作手冊,寫得非常清楚,老師強力推薦去讀一讀。

第十週 十一月二十二日 文化作為有意義的象徵行動:微觀社會學的反動(美國)
指定閱讀
***Smith, Philip.(2003)文化理論的面貌。第四章,73-93頁。臺北縣永和市 : 韋伯文化。
Berger, P. L. & Luckmann, T. 1991,《社會實體的建構》,頁33-59, 70-93, 108-120。台北:桂冠。

課堂報告
Goffman, Erving. (1992)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255-272頁 。台北市 : 桂冠 。
Goffman, Erving. (1997) 框框外的活動。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問題思考:Goffman如何透過日常生活的互動秩序去回應Parsons的社會價值體系的說法呢?

推薦閱讀
Mead, George Herbert,1995,《心靈,自我與社會》。台北市 : 桂冠 。
Schutz, Alfred, 1992, 《舒茲論文集》。台北市 : 桂冠。
Schutz, Alfred, 1997, 《社會世界的現象學》。台北市 : 桂冠。
Berger, P. L. & Luckmann, T. 1991,《社會實體的建構》。台北:桂冠。
(這本書是所謂社會建構論的起源之處,頗值得一讀,但是中文翻譯的很差)
Goffman, Erving., 1990,《日常接觸》。北京市 : 華夏
Goffman, Erving. 1992,《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台北市 : 桂冠 。

第十一週 十一月二十九日 從結構主義到後結構主義(歐陸)
指定閱讀
***Smith, Philip.(2003)文化理論的面貌。第六章、第七章,127-172頁。臺北縣永和市 : 韋伯文化。

課堂報告:
Saussure, Ferdinand de (1997) 符號與語言。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Sahlins, Marshall (1997) 食物作為象徵符碼。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Foucault, Michel (1997) 性論述與權力。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思考問題:語言的意義是來自使用者,還是來自語言體系中,符號的相對位置呢?把某事物放入論述網絡中,展現了怎樣的權力技術呢,這樣的權力技術又如何決定意義的區分呢(正常與病態)?這兩篇文章展現了怎樣的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的差別呢?

推薦閱讀
Dosse, Francois(2004)從結構到解構,法國二十世紀思想主潮」(兩卷本)。北京 :中央編譯。
Sturrock, John編(1998)結構主義以來 : 從列維-斯特勞斯到德里達。瀋陽市 : 遼寧教育。
(結構主義與後結構大師們如Claude Levi-Strauss、Jacques Lacan、Roland Barthes、Louis Althusser、Michel Foucault、 Jacques Derrida、等人的書不少都有中譯,不過不見得比念英文好懂,同學們請自行查詢。這裡老師只推薦兩本寫得不錯的導論書。)
Sahlins, Marshall(2001)文化與實踐理性。上海:上海人民。

第十二週 十二月六日 英國文化研究--兩種文化研究之爭:文化論與結構論
指定閱讀
***Smith, Philip.(2003)文化理論的面貌。第九章,197-217。臺北縣永和市 : 韋伯文化。
Turner, Graeme (2000) 英國文化硏究導論。 第二章,41-95。台北市 : 亜太圖書。

課堂報告
Hall, Stuart (2003)文化研究:兩種範式(節譯)。《文化研究》第一期
http://www.culstudies.com/rendanews/displaynews.asp?id=695 (中文)
http://0rz.tw/3732J(英文網址) (英文的文章,請同學自己上網看,讀本中不印出)
Hall, Stuart (2000)編碼,解碼。收於羅鋼、 劉象愚主編《文化研究讀本》,第345-358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思考問題:Hall指出決定論的結構主義與強調能動性、實作的文化論,各有哪些優缺點?他覺得未來的出路在哪?他如何去分析電視呢?他對於電視的分析給你怎樣的啟發呢?

推薦閱讀
Williams, Raymond(1984) 電視: 科技與文化形式。臺北市 : 遠流。
Williams, Raymond(2002)現代主義的政治 : 反對新國教派。北京市 : 商務。
Thompson, E. P (2001). 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 臺北市 : 麥田出版。
Thompson, E. P (2002).共有的習慣。上海 : 上海人民。
Hall, Stuart (2003)表徵-文化表象與意指實踐。北京:商務。
Hall, Stuart (1998) 文化研究 : 霍爾訪談錄。臺北市 : 元尊文化。
羅鋼、 劉象愚主編(2000)文化研究讀本 。北京 : 中國社會科學
Gurevitch, Michael等編(1994)文化、社會與媒體 : 批判性觀點 。臺北 : 遠流。
du Gay, Paul等 (2003) 做文化研究 - 索尼隨身聽的故事。北京:商務。
Turner, Graeme (2000) 英國文化硏究導論。台北市 : 亜太圖書。
Hebdige, Dick (2005) 次文化 : 風格的意義。台北市 : 國立編譯館 : 巨流, 200
Chaney, David C. (2004)文化轉向 : 當代文化史概覽。 南京 : 江蘇人民。
(這裡老師只列出一些比較經典的原典與讀本。Paul du Gay的那本書是一本文化研究實例示範的操作手冊,老師強力推薦。Dick Hebdige那本次文化,示範了如何做文化研究,也頗值得一讀。 Graeme Turner與David C Chaney的那兩本書則是對文化研究作了非常好的批判性介紹。至於近期的晚近文化研究者,以及在大眾傳播方面的文化研究,如果同學對這個有興趣,可以去查查Tony Bennett、John Fiske、Richard Johnson的著作。如果同學們對於文化研究在大眾傳播領域有興趣,可以去讀讀John Fiske寫的傳播符號學理論、解讀電視)



第三部分 1980年代以來的發展與開創—文化轉向



第十三週 十二月十三日 1980年代以來的議題: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的爭議(1)
指定閱讀
***Smith, Philip.(2003)文化理論的面貌。第十三章、第十四章,283-327頁。臺北縣永和市 : 韋伯文化。
Seidman, Steven (1997)實質的論爭:道德秩序與社會危機—透視現代文化。收在
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課堂報告
Bell, Daniel (1997) 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與道德秩序的傾頹。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Lyotard, Jean Francois (1997) 後現代狀態。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Habermas, Jurgen (1997) 現代性與後現代之爭。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思考問題:Bell指出了後現代性的出現與資本主義的發展有怎樣的關係?Lyotard 與Habermas對於現代性與後現代性針鋒相對的立場,兩個立場,各自會遇到怎樣的問題?那一個比較能說服你呢?為什麼呢?

推薦閱讀
Berman, Marshall( 2003) 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現代性體驗。 北京:商務。
Jameson, Fredric (1996) 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 : 詹明信批評理論文選。香港 : 牛津大學。
Giddens, Anthony (2000) 現代性的後果。南京 : 譯林。
Harvey, David(2003) 後現代性狀況:關於文化變革起源的探索。北京:商務。
Rose, Margaret (2002) 後現代與後工業 : 評論性分析。瀋陽市 : 遼寧敎育。
Seidman, Steven (2001)後現代轉向--社會理論的新視角。瀋陽市:遼寧教育。
Best, Steven & Kellner, Douglas(2002)後現代轉向。南京市:南京大學。
(這些書都不是太好讀,但是深刻剖析了來自於藝術與社會方面在1980年代的變化,是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爭議的重要背景著作)

第十四週 十二月二十日 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的爭議(2):人文科學的表徵危機
指定閱讀
Marcus, George E. & Fischer, Michael M.(1998) 作為文化批評的人類學 : 一個人文學科的實驗時代。第一章。北京:三聯。
***Smart, Barry (1997) 後現代性。49-115頁。臺北市 : 巨流。

課堂討論:
Bauman, Zygmunt (2001) 是否有一門後現代的社會學。收在Steven Seidman編 《後現代轉向--社會理論的新視角》,251-276頁。瀋陽市:遼寧教育。

問題思考:Bauman如何看待現代性與後現代性呢?面對後現代性,他認為社會學應該怎麼辦呢?

推薦閱讀
表徵危機
Ulin, Robert C. (2005) 理解文化 : 從人類學和社會理論視角。北京市 :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 。( 本書闡述了從50-70年代開始對理性的爭議,是表徵危機浮現的重要軸線)
Kuhn, Thomas S. (1994) 科學革命的結構。台北市 : 遠流。(自然科學)
White, Hayden V.(1999)史元 : 十九世紀歐洲的歷史意象。臺北市 : 麥田。(史學)
Said, Edward W (2000) 東方主義。二版。臺北縣新店市 : 立緖文化出版 。(史學與文學)
Blaut, James (2002) 殖民者的世界模式 : 地理傳播主義和歐洲中心主義史觀。北京市 : 社會科學文獻(人文地理學與史學)
Rorty, Richard(1994) 哲學和自然之鏡。台北市 : 桂冠。(哲學)
Lyotard, Jean Francois (1997) 後現代狀態: 關於知識的報告。 北京市: 三聯書店。(科學哲學)
Foucault, Michel (2001) 詞與物 : 人文科學考古學。上海市 : 上海三聯。( 人文學科)。
Thurow, Lester C (1984) 流砂上的現代經濟。台北市 : 長沙。(經濟學)
McCloskey, Deirdre N (2000) 經濟學的花言巧語。北京市 : 經濟科學, 2000(經濟)。
對於表徵危機的回應
Habermas, Jurgen(2004)現代性的哲學話語。南京 : 譯林。
Bauman, Zygmunt (2002)立法者與詮釋者。台北市 : 弘智文化。
Luhmann, Niklas (2005) 對現代的觀察。臺北縣新店市 : 左岸文化出版。
Bourdieu, Pierre(2006) 科學之科學與反觀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Beck, Ulrich、Giddens, Anthony & Lash Scot (2004) 自反性現代化--現代社會秩序中的政治、傳統與美學。北京;商務。


第十五週 十二月二十七日 晚近的文化社會學:文化、結構與能動性(1):
指定閱讀
***Smith, Philip.(2003)文化理論的面貌。第八章,173-195頁。臺北縣永和市 : 韋伯文化。
Bourdieu, Pierre(1997) 文化資本與社會資本(原名資本的形式)。收在氏著《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189-211頁。上海市: 上海人民。
http://www9.georgetown.edu/faculty/irvinem/theory/Bourdieu-Forms_of_Capital.html
(or http://0rz.tw/3e599) (英文的文章,請同學自己上網看,讀本中不印出)
***Bourdieu, Pierre (2005) 社會空間與象徵權力。收在蘇國勳、劉小楓主編《二十世紀西方社會理論文選Ⅳ─社會理論的政治分化》,289-308頁。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課堂討論:
Bourdieu, Pierre (1997)藝術品味與文化資產。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Bourdieu, Pierre (2000) 如何才能做一個體育愛好者。 收於羅鋼、 劉象愚主編《文化研究讀本》,第345-358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問題思考:Bourdieu如何透過「重解」社會化歷程,利用Field、Capital與Habitus等概念去兜合社會學內部的諸種二元論呢(特別是主觀與客觀、結構與行動
、象徵與物質等)?所謂的藝術天分、品味、Habitus到底是什麼意思?象徵鬥爭又是什麼意思?文化資本跟經濟資本的關係又是怎麼樣?

推薦閱讀
Bourdieu的原典現在翻譯的不少,同學請自行查詢。如果要入門的話,老師推薦
三本入門書
Bourdieu, Pierre(1997) 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上海市: 上海人民。
(這本是Bourdieu的訪談錄,很扼要的介紹了他的生平與一些關鍵概念與想法)
Bourdieu, Pierre & Wacquant, Loic (1998)實踐與反思: 反思社社會學導引。 北京市 : 中央編譯。
(Bourdieu的上課記錄整理出版的)
Bourdieu, Pierre(1997) 布赫迪厄論電視。林志明譯,第二版。臺北 : 麥田。
(Bourdieu, Pierre在電視上論電視,可以看他實際如何進行反思社會學分析)。
Swartz, David(2006) 文化與權力:布爾迪厄的社會學。上海:上海譯文。
(這本書可以讓你理解美國社會學怎麼理解Bourdieu的作品)
Bourdieu最好的二手詮釋書是Derek Robbins的兩本書(The work of Pierre Bourdieu : recognizing society與Bourdieu and culture)可惜都沒有中譯。


第十六週 一月三日 文化、結構與能動性(2)—以身體議題為例
指定閱讀
***Shilling, Chris. 2004,〈身體與差異〉,收在《身體認同 : 同一與差異》, 頁90-169。台北縣永和市 : 韋伯文化。
課堂報告:
Turner, Bryan S (2003) 〈普通身體社會學概述〉。收在Bryan S. Turner主編《Blackwell社會理論指南》,頁577-600。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問題思考:從身體社會學如何拓深了我們對於身體的理解,又如何拓深社會學對於文化、結構與能動性的討論呢?

推薦閱讀
Elias, Norbert, (1999)文明的進程 : 文明的社會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兩卷。北京: 三聯書店。
Woodward, Kathryn 編, 2004,《身體認同 : 同一與差異》。台北縣永和市 : 韋伯文化。
O'nell, John, 2001,《五種身體》。台北市 : 弘智。
Grogan, Sarah, 2001, 《身體意象》。台北市 : 弘智。
Turner, Bryan S., 2000, 《身體與社會》。瀋陽市 : 春風文藝。
Entwistle, Joanne, 2005, 《時髦的身體: 時尚、衣著和現代社會理論》。桂林市: 廣西師範大學。


第十七週 一月十日 晚近的文化社會學---文化生產與文化消費
指定閱讀
美國文化生產
***Smith, Philip.(2003)文化理論的面貌。第十章,219-239頁。臺北縣永和市 : 韋伯文化。
英國消費文化
***Falk,Pasi & Campbell, Colin (2003) 導論。收在《血拚經驗》,1-30頁。台北市 : 弘智文化。

課堂討論
Slater, Don (2003) 消費文化與現代性。1-53頁。台北市 : 弘智文化。

問題思考:
如何連結文化的生產與消費呢?是生產面重要?還是消費面重要?試著用你本堂課學到的東西好好想想這個問題。

推薦閱讀
文化生產
Crane, Diana編(2006)《文化社會學—浮現中的理論視野》。南京: 南京大學。
Crane, Diana(2001)文化生產 : 媒體與都市藝術。南京 : 譯林。
Schudson, Michael (2003) 廣告 : 艱難的說服--廣告對美國社會影響的不確定性。
北京市 : 華夏。
Hall, John R. (2002) 文化:社會學的視野。北京:商務。

文化消費
Lash, Scott & Urry, John (2006)符號經濟與空間經濟。北京:商務。
Falk,Pasi & Campbell, Colin (2003) 血拚經驗。台北市 : 弘智文化。
Featherstone, Mike (2000 ) 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南京: 譯林。
Lury, Celia(2003)消費文化。南京: 南京大學。
Slater, Don (2003) 消費文化與現代性。台北市 : 弘智文化。
Storey, John (2002) 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臺北市 : 巨流。
Barnard, Malcolm (2004) 流行溝通。台北市 : 桂冠。
羅鋼、 劉象愚主編(2000)消費文化讀本 。北京 : 中國社會科學


第十八週 一月十七日 學期回顧與統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