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27日 星期四

第二週 導論

講義下載 http://homepage.ntu.edu.tw/~d91325005/2nd.doc

本週教學目的:
1.
以文化VS社會、現代性到後代性,介紹文化社會學此一學科的整體圖像與歷史發展
2.理解文化社會學的相關理論與學派,以及關鍵性的爭議
3.為後續課程暖身

本週思考問題:
什麼是文化,文化的分析會遇到哪些困難?文化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文化相對自主性是什麼意思?文化社會學有怎樣的傳統與難題呢?

--------------------------

第一篇 Alexander, Jeffrey C. (1997) 〈分析性的爭辯:了解文化相對的自主性〉。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第2-37頁。台北市 : 立緒。
(Alexander當代美國最重要的文化社會學家)


理論架構的提出-->文化與社會的二元對立下-->文化分析上的相對自主性。

最初的兩種對立:

一、機械(文明)、物質的、客觀的、外在決定的-->行為模式

二、文化、理念的、主觀的、內在形構的-->意義經驗的

此對立根源於德國觀念論傳統—>Hegel的時代精神-->Marx歷史唯物論、Dilthey的詮釋學。

Marx:存在與意識-->上下層結構-->自在、自為階級。階級意識、意識型態的問題、階級支配與階級革命的問題-->後人相對自主性的提出。

古典關照:

Dilthey:個人主觀意義到共享的理念,詮釋學的理解方法-->主觀性的文化內在結構-->部分與整體的關係-->優點:文化自主性,缺點二元對立。

Parsons功能論對超越二元對立的初步嘗試:將對立視為依整合的經驗世界的不同分析層次。-->文化、人格、社會三系統分析自主性的提出。但,仍具有二元對立-->文化與社會的關係為何?Parsons強調三體系乃是透過制度化(文化做為一種價值,成為制度規範)與角色(社會化歷程使價值內化到行動者身上)連接,卻無法顧及象徵層次的分析,文化只跟社會整合有關,無法顧及文化的起源與內在流程-->文化失去了分析上的自主性。

Gramsci超越Marx困境的嘗試(從自在到自為如何不可能與如何可能):在社會分工的階級關係裡,文化是跟宰制有所關連-->知識份子、文化霸權cultural hegemony,反動力量來自於客觀真實環境與知識表達-->文化會對社會變革有所衝擊。缺點如同Parsons的缺陷:文化與社會的對立,關注於價值體系而非象徵體系,文化到最後都是社會性現象所解釋。這導引到符號學的貢獻。

Saussure:語言與言語之分-->語言作為象徵體系,有其內在法則。-->意旨與意符的武斷連結-->意義是在符號間關係產生的,與語言的社會指涉對象沒有直接關係。優點:指出文化本身的系統性意義,缺點:忽視互動與情境,最終導致放棄對意義的追尋-->文化結構與意義結構的對立。

當代觀點:焦點文化自主性到底是什麼意思,文化與社會的關係為何?

功能論:能側重文化本身,又能與真實社會行為的研究結合。Merton的科學文化分析:科學精神的普遍論、科學的共產主義,其缺點:這些價值從何而來?意義形塑過程呢?Lipset的政治文化分析:利用普遍與特殊的模式變項去分析菁英團體為何會含納或排除下層階級,以解釋民主化為何有國情差別,其缺點:文化不過是透過群體行為的價值配置模式,而非任何內在的詮釋活動。

符號學:文化系統本身,象徵組構的內在整體性。Barthes的摔角分析:摔角是一種景觀而非運動,應視其為文本,其演出有腳本,分析對象是做為讀者的觀眾。Sahlins的飲食文化分析:食物是象徵性統的對應物,有其類比與對應關係。符號學的優點,乃是強調文化系統的內在複雜結構,使象徵符碼不會被化約為價值與意識型態,其缺點則是文化決定論。

戲劇學:在個人與社會關係中扮演特殊角色。Goffman的戲劇學分析:由角色規範到框架,但是強調行動者有注意力與忽略的可能,所謂框架外的活動與接連組織。Geertz的鬥雞遊戲:意義是被賦予的,不僅由規則,尚關連到現象本身,競賽不只是關連到社會地位的功能力量,亦非僅從文本推衍出來的事件,而是一種日常生活經驗的美學成就,結構是由演員與事件組成,而非是由結構創造事件。

以上三者在文化自主性課題性,分別指出了價值、形式化象徵關係、美學與創發性表演等。近來更有從古典社會學找到新的文化分析的靈感泉源。

Durkheim理論:Durkheim影響了符號學、結構主義,他在晚期將文化視為許對象徵對立元素構築起來的組織,並將這些對立元素(神聖世俗),視為社會群體的基礎,強調象徵分類與社會連帶透過儀式互動而連結與互通。Mary Douglas的象徵污染的分析:神聖世俗不僅是象徵結構的起源,更是道德、情感介入社會控制的來源,某物髒並非來自物質性,而是來自與象徵分類的不合或位置不對(失序、危險、不安),此引發新的純化儀式,將失序視為外來者引發,去除不安。Turner的通過儀式的研究:儀式是一種運動,從象徵化和制度化的結構位置移到反結構的位置,再移回去,反結構時期乃是過渡期,為了對抗以分化好的結構狀態,此一時期會產生緊密團體,揚棄既有分類,再逐步產生新的位置與新的身份;因此,臨界過渡期會有會通感、會有神秘力量感,甚至會引發新的社會變遷。Smith-Rosenberg的性觀念研究:19世紀性教育文獻的大量出現,其對純潔性的歇斯底里討論,不是反應當時的社會行為,而是一種想要控制對當權文化系統的威脅,這些威脅被當作對健康陽剛性有負面影響的疾病,藉此壓抑因學徒體系瓦解,年輕人對既有體制帶來的威脅。

Marxism:主要是重讀Gramsci來發展更自主的文化概念,以及發展新的階級文化為目標。E. P. Thompson工人階級的歷史研究:不只分析階級,還分析價值與符碼,強調社群的興起,以及新的階級文化的產生,強調新的階級文化在階級抗爭上的重要性,使文化不只是分析的變數,還具有歷史與政治必要性。Paul Willis的工人研究:一方面固守馬克思的勞動過程分析,一方面強調工作是充滿意義的符號,強調工廠的陽剛文化文化(勇氣、力量、特殊的語言與幽默)在肉體、存有上、對抗意義崩解上的重要性,以及使工廠成為塑造性別角色的溫床。

後結構主義:強調意識型態批判,但是不相信 歷史主體的創造力(受結構主義符號學影響),強調象徵層次與權力、社會階級的關連性,強調權力、階級在分析上獨立,但是實際上也是一種文化符碼,但有掉入文化決定論之虞。Foucault的性論述與權力研究:強調性論述對於性的討論,代表著一種權力形式,影響人的行為,性一旦變成治療與教育的主題,就只能在理性與抽象的理論中才能被理解,這是一種規範的文化權力,在人類的肉體中,種下了分類的法則,並由監控權威予以關注。Bourdieu的象徵權力研究:Bourdieu強調理解是基於一組先驗符碼的過濾,此符碼經過教化成為本能,認知正是基於此符碼而得以解碼文化物,但是,此解碼能力由社會所供,但分配不均,因此,這些符碼會變成文化資本,並透過家庭與學校教育來傳遞,將社會的不平等轉化成就上的不平等,成就不平等又被轉化為天賦才能的不平等,這正是文化的意識型態功能。

結論:

不同理論都強調文化有外於社會結構的自主性,但是在方法上有所差別,以及在文化、社會、行為的官系上也有不同看法,甚至對於文化是價值、象徵體系都也所爭議。但是,共識在於,主觀意義才有文化、但是必須注意社會結構,行為會受到行為外的符碼的影響,人類也會創造符碼去因應世界,有權力的組織群體也必須把文化結構轉化為合法化工具。至於差異則都必須重視,以有利更普遍的觀點的形成。

--------------------------------------------------------

第二篇 Crane, Diana(2006) 〈導論--文化社會學對於作為一門學科社會學的挑戰〉。收在《文化社會學—浮現中的理論視野》,第1-16頁。南京: 南京大學。
(這是針對美國)

導言:文化社會學的邊緣性-->主流美國社會學(古典社會學、美國馬派與衝突論、理性選擇理論)過於強調結構的優位、整合的含蓄文化定義(價值、規範、信仰、態度、期待、群體性格)-->造成文化只是解釋上的外生變數,以及無法回應當代社會脈動(科技進步與後現代對差異的強調)-->轉向明確地記錄文化(符碼化的文化)(包含科學、技術、知識體系) -->所有結構都具有文化意涵,文化深嵌在社會結構中。

文化社會學與時代精神:新文化社會學出現來自於世界觀的變動與其他學科觀點的引入。如後結構與符號學強調了記錄文化、文本對行為的塑造與被菁英利用為權力資源(FoucaultBourdieu);以及微觀社會社會學;乃至於後現代對不可預測、非連續性、非一致性的強調,強調文化的優位,記錄文化的重要性,更提出了理解與意義問題-->這些世界觀變動使得文化與社會結構的關係必須重新估量。

文化與社會結構--文化整合與霸權:文化概念主要由由歷史社會學與政治文化而來。90年代,文化觀念逐漸在歷史社會學取得優位-->有兩種對立的文化觀(固定嚴整VS不確定、爭議)-->文化取向的歷史研究開始對文化變遷感興趣,並因而與過去過於靜態的文化研究產生對立;至於,關於意識型態與文化霸權的討論,新的研究關注被統治階級的因應策略,進一步質疑文化整合、主導文化等想法。另外,還有Bourdieu的對於記錄文化與社會結構的理論創見。

文化社會學對社會學的貢獻-->研究對象不是客觀實在而是社會建構的。社會建構論的取向:質疑客觀存在的經驗世界-->新的社會建構論發展結合Goffman、英國文化研究、後結構主義,開始強調意義的鬥爭,文本的多重閱讀與爭議,對霸權的接受與拒絕;此外,組織社會學亦利用社會建構論,指出那些看似理性管理的市場與經濟領域裡,文化對理性效率原則的採用與實踐產生影響,文化正是深嵌在社會結構中,才會被視為理所當然、無形地發揮影響力。

理解社會互動--個體行為的社會建構:Ann Swidler利用文化做為一種工具箱的想法,修正將個體視為是文化的被動接受者的行動者預設,行動者對於轉化價值為行動的能力不同,使用不同文化成分,文化本身也是分殊與衝突的。此外,亦有人提出質疑,試圖整合文化作為一種限制與個人的反抗。更有人考察新的社會結構變化,指出新的生活歷程(教育、職業、婚姻)逐漸有去標準化趨勢,這使得「人被動接受文化規範的說法」,更站不住腳。至於那些企圖轉向理性選擇的行動模型,忽視了理性乃是一種文化變數。

文化生產的視角:這是當前文化社會學的活躍領域,其強調生產條件與文化符號的關係,重視報酬體系、市場結構、篩選機制對創作者生涯與活動的影響-->但是,批評者指出其忽略了政治經濟學與霸權控制問題,更忽略了意義分析。但是,針對意義分析,文化生產強調的在何種條件下,是為何某種範疇被生產,而不是其他範疇,製造者是誰,什麼塑造了製造者的觀念-->她們的確指出了文化創造的條件正在變化(如後現代所言)

方法與意義問題:文化社會學內部有解釋VS詮釋的認識論分歧-->導致了量化方法與歷史、質化方法的對立,更由於強調文化比結構來的重要,傳統因果解釋遭到了質疑,文化的理解是開放的、未來是不可預測的。但是理解╱解釋都不能令人滿意,前者導致文化物的物化,後者導致社會化約論,故有人強調文化的二重性( 由Sewell來的)。此外,這更涉及所問的意義問題主觀意義、主體間意義與客觀意義

結論:文化社會學正努力進行社會學理論重複出現的主題的反思:一、如何概念化文化;二、如何建構文化與結構的關係;三、如何跳脫因果解釋,在社會脈絡中系統性地研究文化。此外,文化社會學還重視揭露體制文化的面紗,也展示弱勢文化的影響與體制文化的關係。文化社會學的理論反思與跨學科的特性,可促成社會學其他次學門的新生。

-----------------------------------------------------

第三篇 Connor, Steven. (2003) 〈文化社會學與文化科學〉。收在Bryan S. Turner主編《Blackwell社會理論指南》,頁430-470。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非常歐陸,也非常社會理論)

文化社會學--作文化的社會學:區分所謂文化社會學 sociology of culture與文化的社會學 cultural sociology,關鍵的問題:文化與社會的關係、社會學與藝術評論理念美學的關係、文化是考察對象抑或社會學本身作為一種文化的美學的表現形式。

現代性文化:伴隨所謂後現代場景,文化轉向導致了一種文化化的社會學,這使得SimmelBenjamimAdorno作品被重視。

1. Simmel:根據社會學闡述現代性文化的能力來界定社會學,強調社會學不僅說明文化,還要表現文化(特別是那些與客觀結構相對的、片段、流動的主觀經驗)。Simmel區分文化的兩面:一是客觀文化或形式,二是主觀文化或生命,這兩者存在有辯證關係。然,伴隨著現代社會的勞動分工,兩著間距離擴大,導致無法轉換的悲劇。社會學的任務正是修復部分與整體、客體與主體的統一(參照表現主義藝術學派的啟發)(提一下Lukacs)

2. Benjamin:關注美學的技術與形式、藝術與文學批評是理解現代性文化的關鍵,他結合Simmel片段關注與Marx的異化商品拜物教,進而指出片段主體經驗、異化正是以美學形式表現出來,商品敗物教的消費使得自覺意識麻木、以幻象的滿足來替代實際的慾望,藉以廢除政治衝突與緊張。這進一步導致所謂法西斯的政治美學化。因此,在Simmel看到哪統一的可能之處,. Benjamin卻看到更大的暴力。此外,他進一步利用蒙太奇與超現實主義的手法,去研究現代文化片段生活Arcades Project 拱門街一書,試圖透過殘片遺跡的收集,放置一個令人驚訝卻帶來啟示的格局下。這是一種超現實主義的驚愕美學與整合美學的對峙。而且,Benjamin也看到了在所謂機械複製時代,藝術作品原作的Aura逐漸消失,這一方面導致藝術的去神秘化與民主化的結果(大眾文化的興起與達達主義的震撼),但這也使得一般人的感官受到麻木,使得政治美學化的法西斯主義得以崛起。

3. Adorno:質疑Benjamin高雅藝術與大眾藝術的區分過於簡單。Adorno一方面利用文化工業批判大眾文化,另一方面則試圖闡述美學的價值。文化工業的概念指出,資本主義下理性從自我實現的工具扭曲成一種計算性支配,社會生活越來越朝著理性化與行政化的發展,文化場域亦滲透這樣的趨勢,使得文化工業撤銷了任何對理性化否定的力量,大眾文化成為工廠之外的幻覺。因此,藝術的重要性不在調和,而在其所處的矛盾的社會位置,利用其難以理解、強調特殊性的力量去抵抗資本主義文化工業的壓迫性、同一化壓力,然而,藝術也越來越走向專門化的文化工業取向,因此,藝術並不僅於否定,還要自我否定。Adorno的重要性在於指出了藝術形式與其所在的社會關係的辯證意涵,以及指出其社會乃至政治意涵。

文化研究的興起:由大眾文化爭議帶出了英國文化研究。Raymond Williams:首先發展一套文化的分析方法。他區分出三種關於文化的定義:觀念的、文獻的、社會的。他關注的是第二與第三種文化。Williams承繼浪漫主義傳統,因此他強調一種有機聯合的文化理念,並且從普遍生活或情感結構的角度來考察文化與社會的關係。這卻導致文化有著衝突與整合的對立。在他之後的英國文化研究(Stuart Hall),則重視各種通俗文化的表現形式與各世代、次文化的表現形式,而且進一步援引Althusser的理論,關注文化與權力的關係。這種取徑,強調的是各種社會文化制度會生產與再生產個體與群體的想像關係或意識型態,生產人們對這個世界的理解結構與情感結構。這也反映在Williams晚期的轉向(從靜態有機統一的文化到更結構性、動態感、不均衡的文化觀念),不僅把文化看做一種表現,更看成是一種表意系統,社會生活必須通過它來溝通、再生產、體驗與探求。

文化、消費與後現代性:二戰後,文化分析的焦點是高雅文化與大眾文化的整合。到了1970年代,消費社會的來臨,一些理論家意識到整個社會生活領域(特別是經濟)經歷了一場文化轉向。一切社會生活都美學化。其中重要理論家是Daniel BellBaudrillard

一、Bell的資本主義文化矛盾:1970年,Bell指出,美國正經歷了價值觀念的脫節-->工作倫理、技術經濟、理性VS消費慾望、服務業、非理性。這樣的對立更表現在資本主義價值觀與藝術價值觀對立關係的歷史轉變上。過去現代主義是透過膨脹自我去對抗資本主義文化,而藝術後現代主義看似打擊了現代主義對慾望的馴服,但是事實上不過是現代主義的激進化,更是現代主義藝術家的自我膨脹經驗普及化後的產物,於是藝術不在對抗庸俗的資產階級,藝術不在與生活區分。

二、Baudrillard:在Marx傳統下,指出文化不在由經濟決定,當今社會重要的不再是生產與勞動,而是主宰價值的語言與符碼所具有的自我調節力量,商品的美學化、過渡剩餘,使得資本主義轉向了消費,重心放在生產那些尚未存在的需求,這使得藝術與商業結合,經濟被文化化(culturalized)Baudrillard更認為,這裡並不存在有任何危機,因為消費資本主義下,需求不在是人與物的關係,而是由系統的各要素生產出來,系統性的慾望,就是消費、不是對特定物的需要,而是對差異的需要,而滿足恰好是永遠無法滿足的,這正是消費社會的新動力機制,以及新的政治經濟文化的整合技術。

文化價值--BourdieuBoudieu利用兩個概念來分析文化---Habitus:一種群體所具有的習慣性理解結構,Habitus組織實做與提供策略生成的原則;Symbolic Capital:榮譽聲望等非物質性的形式與價值觀念,可以以經濟性的方式累積、流通與交換。BourdieuDistinction一書指出,不同階級具有不同的品味、偏好、這又對應藝術形勢所應具有的鑑賞能力,這其中文化資本構成了階級區分的祕密與保障。

女性主義與文化:女性主義跟文化有關,是因為女性向來被規類於文化之內(陽剛與陰性,理性與情感)。針對高雅文化具有的男子氣概,女性主義透過通俗文化女性意象的批判上、批判文化本身具有的社會性別化、還是透過文化形式來逆轉女性被排斥與壓抑上,來反擊高雅文化。

文化與後殖民性:近來文化分析,越來越注意到文化與殖民權力的關係,特別是西方人對異文化的考察與其自身文化理解的關連。Said的東方主義:他指出了西方人為理解伊斯蘭所開啟的東方學,應被視為一種文化建構行為,其中有權力運作的痕跡。而且,無論是各種表現型式的文化技藝,抑或某種概念與思想的知識庫,這兩種文化面向都構成了集體認同的泉源。後殖民不只是要揭露文化與殖民、種族主義、帝國主義的關係,更要注意那些東方學理保持沈默或處在邊緣的東西,這樣,才可能認識到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認同是相互依賴的,即便這是一種不平等的依賴。 後殖民的想法,開啟了另類歷史研究與後現代民族誌,其關心的不是透過文化分析來自我認識,而是讓人疏遠的實踐,旨在揭示西方文化所熟悉所理所當然的東西的任意性與奇異性。

結語--朝向虛擬文化:重提文化社會學與文化化的社會學之分,說明文化還是表現文化,甚至促成文化變遷的問題?20世紀後半的各種認同政治,呼求一種更彈性的語言去描述、說明、改造文化與社會的關係,因此,文化社會學必須注意當代()文化多元主義的處境。因而,如何理解新經濟、技術、政治與環境的全球變局,成為文化社會學當前的重要任務,這表現在日常生活社會學、時間社會學、空間社會學的興起,以捕捉新的技術所帶來的新的空間、時間的日常生活體驗。這甚至進一步拓展了對於科學與技術的文化研究,以及電子溝通所帶來對於原來以場所為模本的社會文化分析的前提的重新估量,新的技術文化帶來新的體驗、新的文化與社會的關係,而分析描述虛擬文化成為當前社會學的任務,而以單一觀點來看待文化,在自虛擬文化的自我表現、多元文化的發展、跨學科的聯合下,已經站不註腳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