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6日 星期三

第十四週 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的爭議(2):人文科學的表徵危機

本週(12月27日)教學目的:
一、深化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的討論,以及社會學對後現代的回應
二、從知識份子、知識構作的角度來理解現代與後現代的爭議
三、總結古典文化文明之爭、戰後大眾文化的爭議、現代與後現代的討論


課堂報告:
本週由千金小姐闊少爺為我們報告下列這篇文章
Bauman, Zygmunt (2001) 是否有一門後現代的社會學。收在Steven Seidman編 《後現代轉向--社會理論的新視角》,251-276頁。瀋陽市:遼寧教育。

問題思考:Bauman如何看待現代性與後現代性呢?面對後現代性,他認為社會學應該怎麼辦呢?



指定閱讀
Marcus, George E. & Fischer, Michael M.(1998) 作為文化批評的人類學 : 一個人文學科的實驗時代。第一章。北京:三聯。

Smart, Barry (1997) 後現代性。49-115頁。臺北市 : 巨流。

--------------------------------------------------------------
由於這週課程內容繁多,請同學務必攜帶講義來上課。

------------------------------------------------------------

講義下載 http://homepage.ntu.edu.tw/~d91325005/14th.doc


Marcus, George E. & Fischer, Michael M.(1998) 作為文化批評的人類學 : 一個人文學科的實驗時代。第一章。北京:三聯。

人文科學表徵危機

表徵╱再現危機--->不是批判觀念,而是批判表達這些觀念的範式風格。--->各個學科缺乏宏觀包容性的理論框架 (其中包括Parsons的大理論與Marx)--->對於主觀意義、場域、例外、不確定的關注。--->對再現社會實在的手段的充分質疑。--->這個美國霸權的危機有關係,以及Parsons大理論的瓦解有關。--->重新出現1920-30的危機感,概念冒險的年代。--->大理論(Parsons的結構功能論與Marxism)失去了其霸權的地位--->涉及到新的寫作模式--->引用Hayden White 的對於史學書寫方式的討論--->情節、論證、意識型態--->重點不在於解釋現象,而是在於作者(觀察者)的表達、再現方式--->三種方法:羅曼史、悲劇、喜劇--->利用這種反諷的寫作方式--->強調理論本身的歷史化與政治化--->挑戰既有的范式權威--->強調反身性地注意寫作策略--->表現在詮釋人類學的興起,Geertz對於文學寫作、深描的刻畫。


-------------------------------------------------------


Smart, Barry 後現代性

2 事物的失序


後冷戰時代與美國霸權的危機--->新秩序的出現Vs現代性。--->強調秩序╱失序共生的現代性軸線。--->質疑社會科學作為社會工程學的角色--->疑社會學對秩序的追問--->後現代性:與現代性共生的社會學,反省了現代性本身。


社會學與現代性--->從共生到反省--->社會學的危機--->引用Gouldner1970對社會學危機的診斷:1.福利國家的研究、2客觀性問題、3主客二元論。--->此三點在後現代性中重新出現:對社會學補助減少、多元典範的知識基礎危機、結構與行動的浮現。--->這與社會學研究對象---現代性的轉型有關。--->reviewFoucault的詞與物(the order of things)BaudrillardTouraineGiddensBauman的理論。


(FoucaultBaudrillard對現代性與社會科學的質疑)

Foucault:通過考察勞動、生命、語言三個跟人有關範疇的相關學科,透過提問知識的有效前提為何,指出了三種斷裂的知識型:文藝復興(相似性原則)、古典(差異與同一的表徵原則)、19世紀的現代(實證性原則)。--->現代人文科學在知識論上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人既是主體又是客體--->結構語言學的出現,則宣告了人類的有限性與在知識上的死亡。--->重點是發現了人文科學本身所立基的知識條件是具有歷史性的、相對的、不穩固的。


Baudrillard:擬象與實在的三階段關係:文藝復興到工業革命(強調再現、價值的自然律則)、工業革命到後工業(強調大量製作,原作消失,價值的工業法則,科技成為新的實在)、後工業之後(不強調真實的仿造而是強調imagecode,實在消失,一切都是擬象、無從判別贗品,價值的結構法則)--->表現在媒體、大眾的來臨--->導致社會的終結(the end of the social)(註:想像一下駭克任務中的母體)--->大眾取代了社會,但是大眾是被調查程序的儀式短暫地召喚出來的--->於是社會的終結,社會徐也成為多餘。


(TouraineGiddens從現代性的立場對這種危機的回應)


Touraine:基本上強調後工業場景下,過於關於描述社會系統的理論、社會演化的歷史法則都已經失效,社會不能在被等同於民族國家,必須考察國家之上與之下的層次,社會學不能再以社會為研究對象,而是研究社會關係、社會變遷,必須注意那些被忘掉的傳統的、全球的、在地的、多元化的差異。社會學焦點必須轉至全球,並理解社會運動、變遷的過程與結果,並重新理解社會與政治生活的民主形式的實踐。


Giddens:後現代性不是斷裂,乃是一種高度現代性的結果。這是現代性四個制度叢結的發展結果:資本主義、工業主義、民族國家的監控、軍事暴力力量的發展結果。這導致去傳統社會的來臨。社會學面對這樣場景,必須一方面保持一定限度的多元典範,另一方面必須重新思考自己的研究對象。


Bauman(從後現代出發來回應現代性與社會學危機):後現代性代表的是知識份子的迷失、多元主義取代普遍主義,這是一種新的世界觀跟新的經驗。源自於微觀社會學革命(俗民方法論跟舒茲)、Wittgenstein的語言遊戲、詮釋學轉向。但是,Bauman轉而強調一種後現代性的社會學(the sociology of post-modernity),而非後現代社會學(postmodern sociology )。這指向了歷史軸線由生產轉到消費所導致的消費社會的來臨,以及在後現代情境下,延續社會學批判與解放的關懷,強調價值而非法則、假設而非基礎、目的而非論據。


第三章 社會學、倫理與現在


上述的危機指向了社會學的正當性問題--->現代性的方案不但未完成,其可能性與可欲性也遭到質疑。社會學的危機表現在其內部正統共識的消失,以及多元典範的發展--->回應這種危機:一、重新找回自然主義的方法論與科學化可能;二、強調多元、反身性的社會學,注意社會學與其研究對象間的交流可能。--->社會學的正當性不該只建立在社會工程的立場,應該更注意那些社會學反身批判自我的可能性。--->一種強調反身性的批判與詮釋的社社會學,這是立基於認識到社會學知識與其研究對象的雙重詮釋的可能--->後現代情境的社會與歷史場景變化,使得社會作為一個整體,作為適當地研究對象已經遭到質疑了--->進而質疑了任何所謂有效過去的學科傳統--->後現代社會學,不再視社會學為立法工程師,而是一種詮釋者的角色,重點在於轉譯、打開世界,不在訴諸總體性、普遍性,強調對知識與權力、真理政權的批判。--->因此,如果社會學還要維持其批判與解放立場,那社會學必須開啟一場倫理轉向--->探問社會學與社會世界的關係、強調不確定性與秩序追求共生、強調主觀行動者的施為agency與客觀結構的關係--->社會學的重建伴隨社會世界的建構,這是社會學必須利基的批判立場,也是社會學的倫理允諾。--->這種批判不是為了修正知識、為理論或理性辯護,而是要產生一種新的思考方式,必須認識到社會學與其研究對象的反身性來建立社會變遷的可能。--->這種批判提供了三種可能性:一、通對於現代性的不確定、風險的敏感度;二、烏托邦現實主義的立場;三、生活政治的轉向。--->這種對於價值議題的關注、倫理的回歸乃是根源於社會學對於現代性的反省--->對於真理、思想、自我的批判,使得我們不在相信本體論、知識論上的保證,打開了一種新的可能,學習在在沒有傳統、沒有保證下生活,接受差異、多元,此種自由提供了社會學新的正當性。總之,要面對混亂、特殊性、多元差異、複數的社會空間與主體、缺乏最終一致的參照等難題,這是後現代性帶給社會學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