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7日 星期二

第十一週 從結構主義到後結構主義(歐陸)

本週(11月22日)的教學目的:
一、理解以法國為中心的結構主義到後結構主義的發展
二、理解上述的討論的古典社會學根源
三、理解上述的討論對現代性與後現代爭議的關連


課堂報告
本週甜心組為我們報告下列三篇文章
Saussure, Ferdinand de (1997) 符號與語言。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Sahlins, Marshall (1997) 食物作為象徵符碼。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Foucault, Michel (1997) 性論述與權力。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思考問題:語言的意義是來自使用者,還是來自語言體系中,符號的相對位置呢?把某事物放入論述網絡中,展現了怎樣的權力技術呢,這樣的權力技術又如何決定意義的區分呢(正常與病態)?這幾篇文章展現了怎樣的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的差別呢?


指定閱讀
***Smith, Philip.(2003)文化理論的面貌。第六章、第七章,127-172頁。臺北縣永和市 : 韋伯文化。

------------------------------------------
因為教科書的內容,老師不提供講義。
由於結構主義與後結構的東西很抽象,
請同學務必預習教科書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