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8日 星期日

第七週 戰後大眾文化的爭議

講義下載 http://homepage.ntu.edu.tw/~d91325005/7th.doc


本週(十一月一日)教學目的:

一、簡介戰後關於大眾文化的相關爭議

二、回顧古典時代文化與文明之爭到戰後大眾文化的爭議

三、初步整理古典社會學的理論,並介紹後續的課程


指定閱讀:兩篇立場相反的文本比較
***Gans, Herbert J. (1985) [1974]
雅俗之間 : 通俗與上層文化比較。第一章,大眾文化的批判,19-68。台北市: 允晨。
***Swingewood, Alan(1993)[1977]
大眾文化的迷思。第五章:大眾文化或是文化的民主化,149-179頁。 臺北市: 遠流。

延續著上禮拜西方馬克思主義對於資本主義與大眾文化的批判,1970年代,GansSwingewood的評論,則是對於大眾文化展現出截然不同的立場,一個為大眾文化講話,質疑那些批判大眾文化的人,一個批判大眾文化多元性的假象,呼求真正的文化民主化的到來,你覺得誰的說法比較有說服力?為什麼呢?


-------------------------------------

本週主要有兩篇文章,如果同學沒有辦法讀完,老師希望你們務必要把下列這篇讀完。

Gans, Herbert J. (1985) [1974]雅俗之間 : 通俗與上層文化比較。第一章,大眾文化的批判,19-68。台北市: 允晨。

-----------------------------------


講義


Gans, Herbert J. (1985) [1974]雅俗之間 : 通俗與上層文化比較。第一章,大眾文化的批判,19-68。台北市: 允晨。

大眾文化的批判

四個主題:

A、商業化:利潤導向、庸俗與標準化的文化、使創作者變成工人。質疑:上層文化亦有利潤導向、上層文化也又同一趨勢、下層文化差異性很大、兩者都強調創新、通俗文化的創作者也很強調自我價值與教育意義、通俗文化的問題在於製作人與作者有階級品味的落差。


B、通俗文化危害了上層文化。反批:兩者的交流並非單向的,凡交流必有改變。上層文化不會因通俗文化的消失而改進。


C、通俗文化對大眾的影像:文化貶值論乃是根據三項未經證實的假設,那些受影響行為存在、通俗文化具有這種行為模式、通俗文化有反面效果。反批:該現象(孤立、逃避、麻痺)主要來自於社會結構與社會連帶、媒體並非造成巴夫洛夫制約反應、媒體最多強化而非創造,重點在於社會環境、媒介對暴力色情的影響亦缺乏證據、廣告對購買欲的影響亦然;新聞效果方面:主要問題在議題設定,但其影響是間接的、主要在媒體接近權的分配不均。媒介的真正效果:造成地方文化的衰落、強化的中產階級的文化、拒絕弱勢文化的媒體接近權。問題的重點應該在有無改進的必要,與如何改進。事實上,高低文化的擁護者都會彼此互相攻擊。


D、通俗文化對社會的不良影響:一、降低品味。反擊:這只是拿過去最好的跟現在最壞的比。二、製造原子化個人、為極權鋪路。反擊:通俗文化不可能使其他社會連帶與組織解組,最多,它只是成為獨裁政權的工具,而且,大眾傳播媒體如果夠自由不受操控,的確可以維護民主。批Marcurse,他似乎只是提出一項嚴格的民主定義,並且為除精英外的受壓迫階級代言,但是,革命文化並不會使人變成革命份子,革命份子仍需要通俗娛樂。


這些對通俗文化批評的根源與原因:知識份子自己醉心啟蒙的理想,並採取菁英主義的取向。這些批判的根源源自於當工業化之後,上層文化創作者必須在文化市場中與通俗文化做競爭,面臨著階級與權力的變遷,社會流動力急遽下移,使得藝術家與知識份子產生了憤世嫉俗的意識,以及美化過去的懷舊情懷。產生了保守集團與社會主義集團對於大眾文化的批評。這種批判的偏見:歷史謬誤、浪漫化過去、忽視通俗文化對個體性的貢獻、未從受眾的觀點來看大眾文化、沒有意識到上層文化對於較低階級的拒絕進入、大眾文化絕非制約過程、有良好學養教育的人事實上也願意接受精緻文化。其他偏見:一、巴夫洛夫制約反應、似乎覺得只要社會的主要目標是創作精緻文化就好了、創作者導向;總之,批評來自一種維護特權的意識。


---------------


Swingewood, Alan(1993)[1977] 大眾文化的迷思。第五章:大眾文化或是文化的民主化,149-179頁。 臺北市: 遠流。
大眾文化或文化的民主化

核心:資本主義的民主制度與機構與大眾文化的關係。


社會形構與不同階級的文化位階:大眾文化悲觀論VS進步演化觀的。批判:文化民主化是在很晚才開始的。高雅與低俗的二分是不適當的,沒有放進社會整體或生產模式來看,假定了經濟與文化有自動對應關係,事實上變遷分佈並不均勻,文化並未被經濟決定,要討論文化民主化,就必須考察歷史過程中,識字率、閱讀、意識與行動間的關係。


資本主義文化發展:閱讀有別口語文化,提供批判性態度的可能。二問題:18th閱讀公眾的增長、廣大勞動階級被排除在外。簡言之,資產階級在19世紀,以教育、圖書館並未成功地整編勞動階級,即便有整編,亦非透過意識型態霸權運作的。十九世紀中葉,英國已有一個大眾市場的文化,但是高雅文化或新興商業文化並沒有納入勞動階級,沒有文化的民主化也沒有大眾文化。


現代文化的式微:基於資產階級正當性危機,導致對於擴張資產階級文化的恐懼。19th的商業文化其收編對象並非勞動階級而是中產階級,高雅文化的威脅並非來自勞動階級而是來自那些被理所當然化的資本主義價值觀。所謂的流行文化正是透過分工與機械模式,進行文化物的商品生產。大量生產促成了文化的民主化。而且,無論那個階層都需要放鬆身心,因此就消費面,高低之間很難畫出界線。但是,重點是那些本來傳播文化民主化的方式,逐漸走向了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文化只是滿足赤裸的經濟利益。從生產面來看,資本主義的生產一點也不民主,以大量行銷為主,具有反民主的意識型態,並且維護現狀(以漫畫上、羅曼史的刻板印象為例)。因此,問題必須從社會控制的角度來看,但是,我們最多只能在極端而有限的意義上說,資本主義的流行文化其功能具有社會整編與控制的模式。


人道主義、社會主義與文化:
就生產面來看,資本主義具有文化夷平的效果,消費面,則是文化民主化的傾向。但是,文化民主化是與資本主義的原則不相容的。文化強調的改造世界的手段,使其符合人性,要實踐文化民主化那只能期待社會主義生產方式與社會主義的市民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