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6日 星期三

第十四週 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的爭議(2):人文科學的表徵危機

本週(12月27日)教學目的:
一、深化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的討論,以及社會學對後現代的回應
二、從知識份子、知識構作的角度來理解現代與後現代的爭議
三、總結古典文化文明之爭、戰後大眾文化的爭議、現代與後現代的討論


課堂報告:
本週由千金小姐闊少爺為我們報告下列這篇文章
Bauman, Zygmunt (2001) 是否有一門後現代的社會學。收在Steven Seidman編 《後現代轉向--社會理論的新視角》,251-276頁。瀋陽市:遼寧教育。

問題思考:Bauman如何看待現代性與後現代性呢?面對後現代性,他認為社會學應該怎麼辦呢?



指定閱讀
Marcus, George E. & Fischer, Michael M.(1998) 作為文化批評的人類學 : 一個人文學科的實驗時代。第一章。北京:三聯。

Smart, Barry (1997) 後現代性。49-115頁。臺北市 : 巨流。

--------------------------------------------------------------
由於這週課程內容繁多,請同學務必攜帶講義來上課。

------------------------------------------------------------

講義下載 http://homepage.ntu.edu.tw/~d91325005/14th.doc


Marcus, George E. & Fischer, Michael M.(1998) 作為文化批評的人類學 : 一個人文學科的實驗時代。第一章。北京:三聯。

人文科學表徵危機

表徵╱再現危機--->不是批判觀念,而是批判表達這些觀念的範式風格。--->各個學科缺乏宏觀包容性的理論框架 (其中包括Parsons的大理論與Marx)--->對於主觀意義、場域、例外、不確定的關注。--->對再現社會實在的手段的充分質疑。--->這個美國霸權的危機有關係,以及Parsons大理論的瓦解有關。--->重新出現1920-30的危機感,概念冒險的年代。--->大理論(Parsons的結構功能論與Marxism)失去了其霸權的地位--->涉及到新的寫作模式--->引用Hayden White 的對於史學書寫方式的討論--->情節、論證、意識型態--->重點不在於解釋現象,而是在於作者(觀察者)的表達、再現方式--->三種方法:羅曼史、悲劇、喜劇--->利用這種反諷的寫作方式--->強調理論本身的歷史化與政治化--->挑戰既有的范式權威--->強調反身性地注意寫作策略--->表現在詮釋人類學的興起,Geertz對於文學寫作、深描的刻畫。


-------------------------------------------------------


Smart, Barry 後現代性

2 事物的失序


後冷戰時代與美國霸權的危機--->新秩序的出現Vs現代性。--->強調秩序╱失序共生的現代性軸線。--->質疑社會科學作為社會工程學的角色--->疑社會學對秩序的追問--->後現代性:與現代性共生的社會學,反省了現代性本身。


社會學與現代性--->從共生到反省--->社會學的危機--->引用Gouldner1970對社會學危機的診斷:1.福利國家的研究、2客觀性問題、3主客二元論。--->此三點在後現代性中重新出現:對社會學補助減少、多元典範的知識基礎危機、結構與行動的浮現。--->這與社會學研究對象---現代性的轉型有關。--->reviewFoucault的詞與物(the order of things)BaudrillardTouraineGiddensBauman的理論。


(FoucaultBaudrillard對現代性與社會科學的質疑)

Foucault:通過考察勞動、生命、語言三個跟人有關範疇的相關學科,透過提問知識的有效前提為何,指出了三種斷裂的知識型:文藝復興(相似性原則)、古典(差異與同一的表徵原則)、19世紀的現代(實證性原則)。--->現代人文科學在知識論上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人既是主體又是客體--->結構語言學的出現,則宣告了人類的有限性與在知識上的死亡。--->重點是發現了人文科學本身所立基的知識條件是具有歷史性的、相對的、不穩固的。


Baudrillard:擬象與實在的三階段關係:文藝復興到工業革命(強調再現、價值的自然律則)、工業革命到後工業(強調大量製作,原作消失,價值的工業法則,科技成為新的實在)、後工業之後(不強調真實的仿造而是強調imagecode,實在消失,一切都是擬象、無從判別贗品,價值的結構法則)--->表現在媒體、大眾的來臨--->導致社會的終結(the end of the social)(註:想像一下駭克任務中的母體)--->大眾取代了社會,但是大眾是被調查程序的儀式短暫地召喚出來的--->於是社會的終結,社會徐也成為多餘。


(TouraineGiddens從現代性的立場對這種危機的回應)


Touraine:基本上強調後工業場景下,過於關於描述社會系統的理論、社會演化的歷史法則都已經失效,社會不能在被等同於民族國家,必須考察國家之上與之下的層次,社會學不能再以社會為研究對象,而是研究社會關係、社會變遷,必須注意那些被忘掉的傳統的、全球的、在地的、多元化的差異。社會學焦點必須轉至全球,並理解社會運動、變遷的過程與結果,並重新理解社會與政治生活的民主形式的實踐。


Giddens:後現代性不是斷裂,乃是一種高度現代性的結果。這是現代性四個制度叢結的發展結果:資本主義、工業主義、民族國家的監控、軍事暴力力量的發展結果。這導致去傳統社會的來臨。社會學面對這樣場景,必須一方面保持一定限度的多元典範,另一方面必須重新思考自己的研究對象。


Bauman(從後現代出發來回應現代性與社會學危機):後現代性代表的是知識份子的迷失、多元主義取代普遍主義,這是一種新的世界觀跟新的經驗。源自於微觀社會學革命(俗民方法論跟舒茲)、Wittgenstein的語言遊戲、詮釋學轉向。但是,Bauman轉而強調一種後現代性的社會學(the sociology of post-modernity),而非後現代社會學(postmodern sociology )。這指向了歷史軸線由生產轉到消費所導致的消費社會的來臨,以及在後現代情境下,延續社會學批判與解放的關懷,強調價值而非法則、假設而非基礎、目的而非論據。


第三章 社會學、倫理與現在


上述的危機指向了社會學的正當性問題--->現代性的方案不但未完成,其可能性與可欲性也遭到質疑。社會學的危機表現在其內部正統共識的消失,以及多元典範的發展--->回應這種危機:一、重新找回自然主義的方法論與科學化可能;二、強調多元、反身性的社會學,注意社會學與其研究對象間的交流可能。--->社會學的正當性不該只建立在社會工程的立場,應該更注意那些社會學反身批判自我的可能性。--->一種強調反身性的批判與詮釋的社社會學,這是立基於認識到社會學知識與其研究對象的雙重詮釋的可能--->後現代情境的社會與歷史場景變化,使得社會作為一個整體,作為適當地研究對象已經遭到質疑了--->進而質疑了任何所謂有效過去的學科傳統--->後現代社會學,不再視社會學為立法工程師,而是一種詮釋者的角色,重點在於轉譯、打開世界,不在訴諸總體性、普遍性,強調對知識與權力、真理政權的批判。--->因此,如果社會學還要維持其批判與解放立場,那社會學必須開啟一場倫理轉向--->探問社會學與社會世界的關係、強調不確定性與秩序追求共生、強調主觀行動者的施為agency與客觀結構的關係--->社會學的重建伴隨社會世界的建構,這是社會學必須利基的批判立場,也是社會學的倫理允諾。--->這種批判不是為了修正知識、為理論或理性辯護,而是要產生一種新的思考方式,必須認識到社會學與其研究對象的反身性來建立社會變遷的可能。--->這種批判提供了三種可能性:一、通對於現代性的不確定、風險的敏感度;二、烏托邦現實主義的立場;三、生活政治的轉向。--->這種對於價值議題的關注、倫理的回歸乃是根源於社會學對於現代性的反省--->對於真理、思想、自我的批判,使得我們不在相信本體論、知識論上的保證,打開了一種新的可能,學習在在沒有傳統、沒有保證下生活,接受差異、多元,此種自由提供了社會學新的正當性。總之,要面對混亂、特殊性、多元差異、複數的社會空間與主體、缺乏最終一致的參照等難題,這是後現代性帶給社會學的挑戰。

2007年12月19日 星期三

第十三週 1980年代以來的議題: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的爭議(一)

本週 進入課程的最後一部份 --1980年代以來的發展與開創—文化轉向
我們預計花兩週的時間介紹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的爭議



本週(12月20日)教學目的:
一、總結美國微觀與鉅觀、英國結構論與文化論、法國結構與後結構的爭議
二、梳理古典文化與文明之爭、戰後大眾文化俗民文化的爭議到現代與後現代爭議的軸線
三、介紹現代與後現代爭議

指定閱讀
***Smith, Philip.(2003)文化理論的面貌。第十三章、第十四章,283-327頁。臺北縣永和市 : 韋伯文化。
Seidman, Steven (1997)實質的論爭:道德秩序與社會危機—透視現代文化。收在
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
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的爭議很抽象也很理論

請同學們好好閱讀 Philip Smith的第13、14章
行有餘力可以看看Seidman, Steven的介紹。

-------------------------------------------------------------------

本週沒有組進行課堂報告,所以課堂報告部分只好請同學們自行閱讀
課堂報告
Bell, Daniel (1997) 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與道德秩序的傾頹。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Lyotard, Jean Francois (1997) 後現代狀態。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Habermas, Jurgen (1997) 現代性與後現代之爭。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思考問題:Bell指出了後現代性的出現與資本主義的發展有怎樣的關係?Lyotard 與Habermas對於現代性與後現代性針鋒相對的立場,兩個立場,各自會遇到怎樣的問題?那一個比較能說服你呢?為什麼呢?

2007年12月11日 星期二

第十二週 兩種文化研究之爭--文化論與結構論(英國)

本週(12月13日)教學目的:
一、理解英國「文化研究」的理論脈絡與起源
二、兩種「文化研究」典範爭議,並進一步帶出結構與行動的問題
三、理解英國「文化研究」對文化社會學的貢獻與爭議

課堂報告
本週由瘋狂小鹿鹿組,為我們報告下列兩篇文章

一、Hall, Stuart (2003)文化研究:兩種範式(節譯)。《文化研究》第一期
http://www.culstudies.com/rendanews/displaynews.asp?id=695 (中文)
http://0rz.tw/3732J(英文網址) (這是英文原文,請同學自己上網對照著看,中文因為是節譯,所以可能有所出入)


二、Hall, Stuart (2000)編碼,解碼。收於羅鋼、 劉象愚主編《文化研究讀本》,第345-358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思考問題:Hall指出決定論的結構主義與強調能動性、實作的文化論,各有哪些優缺點?他覺得未來的出路在哪?他如何去分析電視呢?他對於電視的分析給你怎樣的啟發呢?


指定閱讀
***Smith, Philip.(2003)文化理論的面貌。第九章,197-217。臺北縣永和市 : 韋伯文化。
Turner, Graeme (2000) 英國文化硏究導論。 第二章,41-95。台北市 : 亜太圖書。

本週兩篇指定閱讀,都是屬於教科書程度,所以老師不提供講義
請同學們務必閱讀Smith那本書的第九章。
至於,Turner那本的第二章內容,上課時,講到相關地方會補充。

2007年12月4日 星期二

公告

有幾件事情提醒大家注意
一、因為進度延遲,本週的進度是上週結構主義到後結構的進度。所以相關課堂報告都順延一週。
上禮拜的甜心組將在本週12月6號報告,瘋狂小鹿鹿組將在下一週報告。


二、上上禮拜千金小姐闊少爺組的報告表現不佳,也未將兩篇報告摘要交給老師。
請這禮拜務必出席課堂找我討論。


三、已經是12月了,一月三號乃是交讀書心得報告的日子,請同學務必注意時間,勿遲交,遲交一天扣10分,只收紙本。

讀書心得報告分摘要跟心得,總字數不得低於五千字。
摘要是評分重點,請務必逐章逐章地 摘要,建議字數勿低於4000字(多多益善,但請言之有物),嚴禁抄襲(包括摘要跟心得),抄襲者該報告以零分計算(換言之,你的學期成績將會不及格)。

不知道何謂抄襲跟引用的區別者,請參考以下網頁
http://myurl.com.tw/imsp
or
http://www.cuhk.edu.hk/soc/citation.pdf


如何做摘要可參考(讀本一開頭有附)
http://azym1998.blogspot.com/2007/09/blog-post_27.html


個人讀書心得報告書單(共11本,任選一本,已指定在圖書館的指定參考書區):

Williams, Raymond. (1992) 電視:科技與文化形式。臺北:遠流。

Bourdieu, Pierre(2002) 布赫迪厄論電視。 臺北: 麥田出版。

Slater, Don(2003) 消費文化與現代性。台北: 弘智文化。

Entwistle, Joanne, (2005)時髦的身體: 時尚、衣著和現代社會理論。桂林市: 廣西師範大學

Hebdige, Dick (2005)次文化 : 風格的意義。台北: 巨流。

Crane, Diana(2001)文化生產 : 媒體與都市藝術。南京 : 譯林。

Storey, John (2002) 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臺北市 : 巨流。

Bennett,Andy(2004) 流行音樂的文化。台北市 : 書林。

Mirzoeff, Nicholas(2004)視覺文化導論 。臺北縣永和市 : 韋伯文化國際

Berger, John (2005) 觀看的方式。臺北市 : 麥田。

Schudson, Michael(2003) 廣告 : 艱難的說服 : 廣告對美國社會影響的不確定性。北京: 華夏

2007年11月27日 星期二

第十一週 從結構主義到後結構主義(歐陸)

本週(11月22日)的教學目的:
一、理解以法國為中心的結構主義到後結構主義的發展
二、理解上述的討論的古典社會學根源
三、理解上述的討論對現代性與後現代爭議的關連


課堂報告
本週甜心組為我們報告下列三篇文章
Saussure, Ferdinand de (1997) 符號與語言。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Sahlins, Marshall (1997) 食物作為象徵符碼。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Foucault, Michel (1997) 性論述與權力。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思考問題:語言的意義是來自使用者,還是來自語言體系中,符號的相對位置呢?把某事物放入論述網絡中,展現了怎樣的權力技術呢,這樣的權力技術又如何決定意義的區分呢(正常與病態)?這幾篇文章展現了怎樣的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的差別呢?


指定閱讀
***Smith, Philip.(2003)文化理論的面貌。第六章、第七章,127-172頁。臺北縣永和市 : 韋伯文化。

------------------------------------------
因為教科書的內容,老師不提供講義。
由於結構主義與後結構的東西很抽象,
請同學務必預習教科書的內容。

2007年11月21日 星期三

第十週 文化作為有意義的象徵行動:微觀社會學的反動(美國)

講義下載 http://homepage.ntu.edu.tw/~d91325005/10th.doc

本週(十一月二十二日) 教學目的:

一、理解所謂"微觀社會學革命"對文化社會學、乃至社會學的貢獻
二、從大眾文化、俗民文化的角度比較微觀社會學與結構功能論文化觀的差異
三、關連到之後當代美國文化社會學文化生產典範的討論

課堂報告
本週由「千金小姐闊少爺組」為我們報告下列
Goffman, Erving. (1992)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255-272頁 。台北市 : 桂冠 。
Goffman, Erving. (1997) 框框外的活動。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問題思考:Goffman如何透過日常生活的互動秩序去回應Parsons的社會價值體系的說法呢?


指定閱讀
***Smith, Philip.(2003)文化理論的面貌。第四章,73-93頁。臺北縣永和市 : 韋伯文化。
Berger, P. L. & Luckmann, T. 1991,《社會實體的建構》,頁33-59, 70-93, 108-120。台北:桂冠。

-----------------------------------------------------------------
本週請同學務必閱讀
Smith, Philip.(2003)文化理論的面貌。第四章。
至於 Berger and Luckmann的文章,對當代美國文化社會學影響頗為深遠。
但是中文翻譯翻得不是太好。
請同學可以將講義印來,以利課程進行。

提醒:本週讀本已經是下冊了....

----------------------------------------

Berger, P. L. & Luckmann, T. 1991,《社會實體的建構》,頁33-59, 70-93, 108-120。台北:桂冠。

實在的社會建構


第一節 日常生活的實在

日常生活實在---以人們詮釋的事實呈現,並且是在其中的人在主觀上具有意義與一致性的世界。P33主觀的客觀化與透過客觀化而建構起來的互為主觀(相互主體的或主體間的inter-subjective)的常識世界。現象學的進入P34。1.意識與意向性(intentionality)2.多重的實在。P35


日常生活實在的特殊性:1.常態與自明的自然態度。2.透過語言而客觀化的。3.此時此地的特性P36。4.互為主觀的、自我與他人共享的世界(透過自然態度) P37。5.被視為理所當然(take for granted)的實在,用常識去處理質疑與問題P38。6.作為其他實在的基底P39(宗教的躍進、扭曲、轉譯)。6.具有時空結構—特別是時序性P40,乃是一種具有強制性的客觀實在-從每天議程到人的傳記生平(biography)。P41-2


第二節 日常生活中的社會互動:類型化---從親密關係到匿名抽象的社會


面對面互動他人與自我的此時此地的交織與同一親近感(反之,疏遠感)P43。面對面互動與自我反省當下與反身性(reflected鏡式反應)P44。面對面互動極具彈性無模式,但是具有類型化基模(typificatory scheme )P45。類型化基模具有互惠性,在面對面互動中協商。遠離面對面互動,匿名性提高。從伙伴到當下謀面的朋友P46。匿名性受到關心與親密程度的影響。日常生活實在可理解為各種類型的光譜,從深交的伙伴到匿名性的抽象事務。社會結構就是這些類型。尚可擴及先人與後代。P47


第三節 日常生活中的語言與知識


客觀化表達力的客觀化,透過人類活動的產品彰顯,並且可為製造者與他人所援用,而成為世界的構成因素。P49日常生活的現實並非盡是客觀化事物,但是只有能夠客觀化才能呈現。其中最特殊的乃是意義化,這是一種人類符號的產物。P50符號具有體系性,能夠超越”此時此地”主觀意向的意象表達,並且可以被客觀援用的客觀化事物。語言是最重要的符號體系,乃是聲音符號的體系。日常共有的客觀化事物,主要是由語言的意義化所維持。


語言的特性:1.有其面對面互動情境的根源,但可以從情境中分離P51。2.可以成為大量意義與經驗累積的客觀儲存庫,並能適時的保存和傳遞給下一次。3.語言具有天生的互惠的特質。這種能力可以具體化與穩定化我的主觀,並將我的主觀自面對面的情境中抽離,成為一種語言(乃人必須談論自己,直到了解自己) P52。4.源自日常生活,但是亦具有客觀性的特質,將經歷事物的客觀化,並且這種經驗分類而提升到更廣泛的範疇,並透過分類與定型的能力,將經驗予以匿名化。5.有超越此時此地的能力,故能跨聯日常生活實在的不同場域,並整合一個具意義的整體P53。6.可以超越所有日常生活實在,關連到其他意義領域。任何跨聯實在各層面而具有指示意義主題,我們界定為象徵,具有這種超越力的語言形式可稱為像象徵語言,語言能建構大量超乎生活的象徵表徵。7.建構了語意和意義的領域(以詞彙、句型、文法來形成語意的組織;並以類型化基模、行動陳述和狀態陳述、社會親密程度的形式來區別各種對象)P54。並以語意的領域,客觀化、保存及累積個人際遇與歷史經驗,進而建立知識社會庫,並代代相傳。


知識社會庫的特性:1.包括了我所處情境的知識與限制。2.實用動機與適用的知識(常習事物的實用能力)在知識社會庫中佔有顯著的位置P55。3.知識社會庫以熟悉的程度區別生活的實在。4.為我生活例行事務提供類型化基模P56。5.生活知識的妥當性被視為理所當然。6.知識社會庫以整合的方式並已熟悉程度分化,但是,社會整體被非一目了然的P57。7.知識社會庫會成為一個整體而擁有自身的相關結構。8.知識的社會分配,由所我所不知開始逐漸由簡入繁。P58-9


第三章 社會是客觀的現實

二、制度化的起源

習慣化(提供可預期性,創新、慎思的可能P70)--->透過類型化--->制度化
制度化--->歷史性與控制P71。
從兩人關係到三人關係推導制度化與社會(分工、結晶化、歷史性、外在與限制P73-5)-語言為例。--->制度化具有高度客觀性P76。外化-->客觀化-->內化P77。
制度化也具有正當性(活化傳統)。--->透過社會化學習認知與規範的詮釋。
制度也透過社會控制而維持P78。-->拒絕功能分析與制度邏輯說P79--->制度的整合的基礎在於知識P80。--->作為動力、界定場域、情境、控制與預設行為。P82

三、 沈積物與傳統

沈積物的定義P83。沈積物透過客觀的符號的體系,使沈積物可分享與傳遞。--->語言使知識社會庫與沈積物可以溝通P84,並編整傳統。--->故制度需要教育的過程P85。--->故制度化的客觀意義,可視為知識,而被傳遞。--->並且透過象徵事物與象徵活動(儀式)來強化。--->控制與正當性的程序P86。


四、角色
制度--->活動的類型化--->語言的客觀化P87。--->自我認同--->社會性自我與主觀我的區隔P88。--->使角色距離出現--->角色就是各種行為類型--->社會知識庫提供角色的操作標準--->此都源於客觀化與習慣化--->所有制度化行為涉及角色P89

角色亦提供制度的社會控制
角色與制度:1.透角色以兩個層次象徵╱再現(represnt)制度秩序過角色的表現;透過行為的制度關連P90。2.角色的互補更使制度形成一整體。3.可作為知識社會庫的傳遞者P91。4.涉及知識的社會分配問題(角色的一般化與專門化)。5. 專門化的角色涉及專門知識。--->角色是制度的表徵,而且傳承著社會的知識P92。

第三章

第二節 正當性

一、象徵性宇宙的源起

正當性乃是次級秩序的意義客觀化過程。--->涉及制度整合化P108
制度整合與個人主觀說服性有兩個層次:一、制度秩序的整體特質。二、一生具有整體性。--->這兩個涉及正當性的解釋與證成—這涉及的不是價值觀而是知識P109。

正當性的幾個層次:一、初始的正當性,透過語言將經驗客觀化。二、初級形式的理論命題—解釋基模P110。三、知識體系的分化的理論所提供制度正當性。四、象徵性宇宙—透過理論傳統整合一個意義整體P111。

象徵性宇宙乃是主觀與客觀真實意義的聚集P112。--->其結晶化乃是透過知識累積,沈積物與客觀化過程,故乃是歷史的社會產品
象徵共同體如何提供制度秩序與個人傳記的正當性--->編序odering。P113

個人的編序:1.提供個人經驗的秩序感,使傳記經驗可以理解。2.使事物各得其所--->提供各種離散的經驗在日常生活經驗的整合P114。3.也可以使人的傳記生命的不同階段具有編序。4.使個人認同具有確實感P115。5.對死亡的安置P117。6.個人的透對制度秩序對抗恐懼、孤獨與脫序。

制度秩序的編序:1.劃定了社會互動的界線與社會實在的所在。2.提供有序的歷史P118。3.提供制度間的整合P119。4.涉及人類的構成,肯定了人類存有的有效性P120。

2007年11月12日 星期一

第九週 文化作為一種主觀意義之網---詮釋學轉向(美國)

講義下載 http://homepage.ntu.edu.tw/~d91325005/9th.doc

本週
(十一月十五日)教學目的:

1.理解何謂詮釋學到所謂人文學科的詮釋學轉向

2.理解Parsons的學生Geertz為何與如何從功能論中叛逃,轉向了詮釋學。

3.連接Geertz的理論與後現代、詮釋轉向、文化轉向的關係。


指定閱讀

Alexander, Jeffrey C.( 2000) 第十六講:文化社會學1,207-223頁。收在氏著《社會學二十講》。北京市:華夏。

****Alexander, Jeffrey C.( 2000) 第十七講:文化社會學2,225-243。收在氏著《社會學二十講》。北京市:華夏。

Geertz, Clifford (1999) 文化的解釋。第一章,3-36頁。上海: 上海人民。

課堂報告
Geertz, Clifford (1997)
巴里島鬥雞賽之為戲劇活動。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Geertz, Clifford (2002)地方知識 : 詮釋人類學論文集。 序論,11-29頁。 臺北市 : 麥田。

問題思考:Geertz如何從旁觀者因果解釋的架構的編織,轉變到對參與者的主觀意義的詮釋呢?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其中又遇到怎樣的困難?該如何克服?

-----------------------------------------------------------------------------------------------

上週的課程有一篇文章還沒講完,所以請同學務必將上週的講義帶來,以利課程進行。

至於本週的進度,請同學務必閱讀 Alexander, Jeffrey C.( 2000) 第十七講:文化社會學2

由於本週沒有小組報告,所以本週課堂報告的讀本,只好請同學自行閱讀。(如果有時間老師再講)。

--------------------------------------------------------------------------------------


Alexander, Jeffrey C.( 2000) 第十六講:文化社會學1


那些批判Parsons的交換論、互動論、衝突論都不得不承認,Parsons對於規範、價值分析的重要性,因此,到了最後,這些理論都必須引入文化。然而,他們卻沒有對文化進行理論性的說明與討論。


那有沒有真的在後Parsons時期,討論文化的新的方式-->詮釋學,批判Parsons對於個人主義、功利主義的反叛不夠徹底。


詮釋學的三個重要人物—DiltheyRicoeurGeertz


Dilthey(Weber老師輩):由文化科學 Vs自然科學,唯心 Vs 唯物、文化Vs文明對立出發。-->分析對象:體驗是生命中心、意義-->人生活的重心在於詮釋我們自己。但詮釋學關心的問題是,怎麼理解他人?合作、共識、普遍性如何可能?重點:研究對象不是個人的動機、理性,而是意義 -->人是相互聯繫網上的一個結,這些聯繫處於個人與個人之間,並超越個人、具有獨立性、能自我發展-->如習俗、傳統-->反個人主義的方法論立場。


Geertz承繼這樣的立場-->強調類型、地圖的文化比喻,分析符號(分析所謂的地圖) -->分析相同客觀具有約束力的社會形式,而非主觀形式。文化是相互作用的意義模式-->文化系統-->具有部分跟整體關係,以及結構。但是,詮釋學真正的難題在於如何安置行動者的主觀,以及分析者、觀察者的主觀呢?-->在分析上,因果解釋VS詮釋的對立-->化解之道,強調實事求是的爭論,爭論的細緻化。


Ricoeur:詮釋學強調意義乃是集體產物,文化不等於心理,強調的是作品而非作者,因此,強調的是類似文本的社會對等物。Ricoeur為這個立場提供理論的依據跟考量。他由口語跟書寫的差異出發,指出書寫乃是一種「意圖外化」的動作,因而超越了作者的意圖,文本的視野是超乎作者的(因為讀者不特定),取得一定程度的客觀性質。接著,他認為必須把有意義的行動當成是一種文本,一種脫離情境的文本,一種受到超個人的文化體系的支配,這是詮釋學的客觀基石,其非相對主義的成分。但是,即便承認個別具體的文化實體的存在,那如何達到普遍或者達到整體呢?-->詮釋學循環(部分跟整體的循環) -->推測是必要的,不可能消除主觀性,但是,分析所依據的理論的傳統也保證了詮釋分析不會掉入相對主義。

----------------------------------------------------------------------


Alexander, Jeffrey C.( 2000) 第十七講:文化社會學2—Geertz


早期的Geertz(在作為文化系統的宗教一文中),他從Parsons的文化、人格、社會的相互自主與相互滲透,發展出文化體系的概念。但是,Geertz不強調三者的「融合」,而是專心發展文化符號系統的內部結構,與其對社會生活的影響。-->但是這有走向社會學唯心論的危險,將社會秩序窄化為共同理想,並且引來決定論的幽靈)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詮釋學者通常會偷偷引進偶然性或者物質因素。當Geertz引入比喻、文體、修辭等方法後,為了避免結構主義、符號學的決定論,他強調的不是符號的模式,而是這些如何從象徵行動產生出來的。分析對象是符號行動而非符號。因而由集體論轉向個體論,強調偶然性,從系統分析轉向了行動分析。


但是,Geertz這樣做,使得他陷入了一種緊張的困境,擺盪在唯心論與不確定之間的中間道路。但是這種緊張不只是行動者在人格、文化、社會間的緊張,也是標榜由當地觀點看的觀察者,在面對參與者、面對自身的的一種緊張,於是Geert走向了反對理論化的道路上去了。

--------------------------------------------------------


Geertz, Clifford (1999) 文化的解釋,第一章。深描邁向文化的詮釋理論。


幾個重點:人是懸掛在他們自己編織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文化分析不是探索規律而是探索意義的詮釋科學。由眨眼示意區分出淺描跟深描。詮釋學很像文學批評(即人們的意義行動很像創作文學),試圖確定意義結構的社會基礎與含義。民族誌的寫作是深描,在解讀一份並不清楚的手稿。


文化是表演的文件,具公共性,重點在於這種符號行動的含義。不可陷入物化(形式)與化約論(主觀) -->形式主義的問題在於他們的模型與理論是真的反映了當地人思維,還是這不過是一種本質上不同,但恰巧相似的巧合;主觀論則是掉入私有意義的想法,將文化等同於心理。


文化是一種脈絡。對於文化符號體系的詮釋必須以行動者為取向。必須分出自然事實的文化理論存在的文化,以及注意到不同層次的詮釋。人類學書寫是一種fiction(小說、虛構的事情、製造出來的東西)?那如何區分好的記述跟壞的記述,解釋上的說服力何來?關鍵判準在於能不能擴大我們去接觸陌生人生活的科學想像力。因此,重點不再圖表、數字,而是行為,以實在為基石,強調不是一致性,而是對差異的敏感、社會話語的多音性。因此民族誌的書寫本身就是把社會論述刻畫下來,使瞬間流逝的意義得以被紀錄。


民族誌的三大特色:詮釋性的、詮釋對象是社會話語流、搶救社會話語使其固定在閱讀的形式中。但是,還要加上微觀分析。這種不強調深奧抽象理論的想法,正是民族誌的優勢。因此,必須批判所謂縮影的想法,以及實驗室的想法。民族誌提供異地見聞,成為社會理論反思的素材。


所謂的理論:在理解與分析的對立上,詮釋學強調差異而非概化,強調最根本的理解。因此理論的進展不是站在巨人的肩膀,而是在挑戰、被挑戰中,與先前理論比肩而行,不強調文化理論的概化,而是在個案中概化。它也不作預言,但是會讓自己在未來受到新的挑戰與檢驗。其任務在於分析那些使研究對象和相關的社會論述得以具有意義的概念結構,建構一分析體系,使那些結構的一般特徵與本質特點能被突顯出來,並與其他決定人類行為的因素對照。把那些對於集體生活的重要泛論,與具體細節結合來,使其具有基礎。


民族誌學者的自我懷疑:問題不是逃到純描述、或者搞制度分類、搞結構,人類學的進步不在於一致性,而在於爭論的精細化。人類學必須對抗主觀主義與玄秘主義,要避免迷思,則必須對準現實的必要因素,投身於困境。

第六週 課堂報告投影片

投影片下載 http://homepage.ntu.edu.tw/~d91325005/6th.ppt


本週由「甜心」組為我們報告下列三篇文章
Gramsci. , Antonio (1997).
文化與意識形態霸權。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Adorno Theodor (1997)文化工業再探。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Gouldner, Alvin(1997)論意識型態、文化機器與新興的視聽感官工業。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2007年11月9日 星期五

第八週 小組課堂報告投影片

投影片下載 http://homepage.ntu.edu.tw/~d91325005/8th.ppt

本週由「沒有這一組」為我們報告下列三篇文章


Parsons, Talcott and Shils., Edward (1997.)
價值觀與社會體系。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Lipset, Seymour Martin. (1997.)
價值體系與民主制度。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Parsons, Talcott (1997)
超越壓迫與危機:迎接一個自由意志的新社會。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2007年11月7日 星期三

第八週 作為價值觀的文化:功能論的文化整合取向(美國)


講義下載 http://homepage.ntu.edu.tw/~d91325005/8th.doc


本週(十一月八日)教學目的:

1.理解Parsons的理論貢獻與侷限

2.理解結構功能論如何看待文化,以及文化觀念的貢獻與侷限

3.銜接下兩週美國社會學對功能論文化觀念的反動


課堂報告:
本週將由「沒有這一組」為我們報告下列三篇文章
Parsons, Talcott and Shils., Edward (1997.) 價值觀與社會體系。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Lipset, Seymour Martin. (1997.)
價值體系與民主制度。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Parsons, Talcott (1997)
超越壓迫與危機:迎接一個自由意志的新社會。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思考問題:文化只能是價值觀嗎?用價值觀來處理社會秩序與社會變遷有怎樣的問題,功能論的文化觀到底能不能處理文化變遷呢?當我們對社會價值體系不滿時,功能論認為我們該怎麼辦呢?你同意他們以現代化理論為出發點的診斷與建議嗎?理由何在?


指定閱讀
***Smith, Philip.(2003)
文化理論的面貌。第二章,27-46頁。臺北縣永和市 : 韋伯文化。
Alexander, Jeffrey C.(2005)
形式意志論與實質意志論。收在蘇國勳、劉小楓主編《二十世紀西方社會理論文選社會理論的開端與終結》,585-613頁。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

請同學務必閱讀Smith, Philip.(2003)文化理論的面貌,第二章。至於Alexander的文章,這文章主要是澄清若干對於Parsons的誤解,以及提供對Parsons整體理論的介紹,由於跟文化社會學關係比較遠,老師會教得比較快,所以請同學務必將講義印來,以利課堂進行。

----------------------------------------


Alexander, Jeffrey C.(2005)形式意志論與實質意志論。

導言

Parsons的理論的聲譽經歷三個階段變化,在第一個階段,他贏得了廣泛的聲譽,在第二個階段,他在理論與意識型態層面受到曲解與偏見的評價。近來,人們更公允提出批評意見,並認為他提出的中心問題是重要且有意義的。P589



誤解與意志論(Voluntarism)

Alexander認為只用功能論(強訂均衡與共識)來定位Parsons是不夠的。在本文裡,Alexander企圖透過意志論的問題來澄清Parsons的理論,並進一步將Parsons的意志論區分為形式意志論(理論、認識的層面)與實質意志論(經驗與意識型態層面)P587-8。意志論的問題涉及兩種社會理論的長期爭議:一是唯名論╱唯實論(個體╱集體),二是主觀主義╱客觀主義。Parsons在這些理論的立場,常受到曲解,在唯名論╱唯實論方面,交換論與互動論者批評他反個體主義與太過決定論(但是她們卻忽視主客觀問題),在主觀主義╱客觀主義方面,衝突論者批評他太過唯心論,忽略強加在個人行動上的物質限制(但是他們自己卻忽視個體與社會問題)。Alexander進一步指出,這兩種批評都有問題,因為Parsons正確認識到西方社會思想有著個體主義、集體主義的傳統,也有著浪漫主義(主)與理性主義(客)的傳統,並企圖跟各大傳統對話。因此,在形式分析認識論上,Parsons試圖為社會行動設立一個結構,並認識到這些社會行動是包含有經由內化得來、對抗物質條件的提供自主性的主觀理念元素(反駁了純唯名論與個體主義),更利用此一結構建構一個歷史發展模型,以建立說明個人的控制對抗物質與理念限制的標準P589



形式意志論:理論認識論的綜合

個體主義傳統:來自西方啟蒙傳統,由19世紀功利主義、新康德學派承繼,20世紀則是由互動論、交換論、現象學、存在主義承繼。Parsons批評這個傳統混淆了形式分析與具體分析,犯了經驗主義的錯誤。他認為,形式分析上的個體,乃是由不同力量集合起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規範要素的符號力量。內化的規範指出純粹意志論的不可能,也指出了有限的但極有意義的意志論-->個體自主與物質限制的對抗P590。因此,Parsons的貢獻在於,通過集體主義意義上規範的相互滲透,對個體的自發意志做出了強調(受涂爾幹影響但又超過涂爾幹)。而且,規範的相互滲透(由個體內化過程達成),意味著個體間存在有某種確定的秩序要素(秩序不等於均衡)。基於這樣的澄清,就不難理解下列兩種對Parsons秩序理論的批判是有所誤解:一、Parsons將秩序等同一致性與被動性,不夠注意個體的自主性。二、批判Parsons過於意志論(注意這兩種批判正好對打)。


集體主義傳統:Parsons除回應個體主義,還試圖回應強調物質條件的集體主義(馬派或某些交換論)P592。在此,Parsons通過對所謂「霍布斯秩序問題」在社會學認識論上的缺陷,去回應了這樣的傳統P593Parsons指出,這種對只關心技術理性的討論,將目的化約了手段,使得外在條件具有無所不包的決定作用。Parsons進一步指出,外在環境的確會產生尋求有效率的行動,但是行動受到符號意義的導引,內在地被規定的方向,因此,行動具有規範性的組成,不能被化約為外在物質條件的反應(這主要是來自Weber的啟發)P594


至此,Parsons提出他著名的單元行動的說法:1目的、2.情境:a條件b手段、3.判斷目的與情境關連的標準(如規範)。-->單元行動在主客問題上,同時保留了意志論與決定論,在個體與集體上,行動既是個體也是社會的,並同時由規範與物質約束所決定的。基於這種多元因果與價值內化的理論立場,中期的Parsons(文化人格社會、模式變項)與晚期的Parsons(AGIL),企圖進一步發展更完整的描繪社會的理論。



實質意志論:意識型態與經驗的綜合

形式意志論只是Parsons發展實質意志論的必要條件,因此,還必須注意他的社會分化的變遷理論。在此,Parsons明顯具有自由主義的色彩,所強調的是在特殊歷史與社會條件下,如何使個體自由獲得實現,這時個體主義不再是形式分析的集合體,而是以具體的個人為參照點,考察集體約束的性質與個體自主性的程度P598。這種實質意志論策略是為了回應唯心與唯物的理論傳統(內在控制、精神倫理、超驗關懷vs外在提供、物質條件、世俗制度)P598為了擺脫這種兩難,Parsons認為具體個體的自由是以條件結構的分化與規範結構的分化為基礎的P599。在這個分化的過程裡,經濟、政治、整合、價值維持等社會各功能系統產生了分化(1.獨立的行為標準與制度化的溝通媒介,2.有能力動用其他向度的資源,但只是部分且各自獨立的控制),形成了所謂的制度化個人主義,而且這樣的制度化個人主義的發展還進一步關係到其他三種分化:文化分化、結構分化與心理分化。P600

文化分化(宗教、科學、價值觀)Parsons認為相對物質條件的社會結構而言,文化價值對社會變遷扮演著改造與引導作用(在此,Parsons承繼了Weber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的考察)。在文化分化與實質意志論的關係上,Parsons提出了模式變項提出了普遍主義與特殊主義的二元分類,並且注意到普遍主義的發展是由群體推動,但是可能會引發衝突與緊張的P601-2(澄清對Parsons的誤解)


結構分化(社會的政治、經濟、整合、價值)結構分化源自於群體間為了擴大行動範圍產生的衝突,主要是四種制度性組織P602:經濟市場體系的分化,涉及資源控制與生產、貨幣媒介,使個體自由、資源生產、權利壓制結合在一起;政治分化確定定了社會的自覺目標的結構裝置,這涉及行政管理的科層組織、政黨、民主憲政的出現P603;整合的維度,涉及公民權、法律結構的分化;價值的維度涉及家庭、學校、同儕、科學等機構的自主性P604。此外,綜合上述的結構分化,Parsons還提出在國族的整合向度--->社會共同體,一種平等的國族連帶,可以用來分析法西斯主義與國族主義在個體自由與社會分化的複雜關係P605。總之,結構分化可以用來處理關於自由的結構性需求與阻礙這種需求的結構矛盾的經驗的歷史理論。


心理分化:Parsons在此結合了FreudPiaget的個體發展理論,看到文化與結構分化如何為兒童到成人發展階段的影響(情感依賴、自主性的控制)。這裡關注的是社會化的問題,個體如何獲得自主與自制,與社會適應力:核心家庭對道德與符號的灌輸、學校教育的重要性提高等等P606-8


分化作為一種衝突理論:上述可知,Parsons提出了是一套關於個體自由與個體選擇不斷擴大的變遷理論,因此,他並不是保守的理論家。另外,Parsons對分化過程的強調,雖注意到分化帶來的彈性,也注意到其所導致的衝突的普遍層次的提高,而面對這種制度性的張力,社會可以使用進一步分化與去分化來解決問題,去分化往往會帶來混亂與個人自主性的減少P609



理論與意識型態綜合的猶疑

上述澄清了許多對Parsons的誤解,但是,必須指出Parsons在理論與意識型態的關係有所猶疑,導致他在形式與實質層面都有重大的矛盾。一、在形式分析上,Parsons太過重視文化與制度領域的價值與規範,忽視了政治與經濟的條件,也太忽視政治、經濟與文化的衝突。此外,Parsons在分析系統間的衝突時,太注重群體的共享價值,而沒有重視群體間的價值衝突。在實質分析上,Parsons並沒有解決他跟自由主義傳統的關係,導致他對社會變遷有著曖昧的態度,這表現在對於異化的問題與個體自主性問題他前後不一的態度,也表現在他一方面支持自由放任的政策,卻又一方面提醒私有財產的社會代價,以及一方面支持民主社會主義,卻又一方面不贊成公有制與在分配制度。這些意識型態立場,卻都不是他的理論必要且邏輯的組成部分。



結論

本文澄清那些對於Parsons理論的批判,並且透過西方社會理論中心地位的意志論,透過相關的二元對立,看出Parsons的貢獻---結合了個體╱集體、主觀╱、物質╱理念等兩難。並且,進一步發展出一套將上述意識型態的解放潛力釋放出來的歷史變遷的分化理論,並提供以實質意志論為基礎的評價標準。

2007年10月28日 星期日

第七週 戰後大眾文化的爭議

講義下載 http://homepage.ntu.edu.tw/~d91325005/7th.doc


本週(十一月一日)教學目的:

一、簡介戰後關於大眾文化的相關爭議

二、回顧古典時代文化與文明之爭到戰後大眾文化的爭議

三、初步整理古典社會學的理論,並介紹後續的課程


指定閱讀:兩篇立場相反的文本比較
***Gans, Herbert J. (1985) [1974]
雅俗之間 : 通俗與上層文化比較。第一章,大眾文化的批判,19-68。台北市: 允晨。
***Swingewood, Alan(1993)[1977]
大眾文化的迷思。第五章:大眾文化或是文化的民主化,149-179頁。 臺北市: 遠流。

延續著上禮拜西方馬克思主義對於資本主義與大眾文化的批判,1970年代,GansSwingewood的評論,則是對於大眾文化展現出截然不同的立場,一個為大眾文化講話,質疑那些批判大眾文化的人,一個批判大眾文化多元性的假象,呼求真正的文化民主化的到來,你覺得誰的說法比較有說服力?為什麼呢?


-------------------------------------

本週主要有兩篇文章,如果同學沒有辦法讀完,老師希望你們務必要把下列這篇讀完。

Gans, Herbert J. (1985) [1974]雅俗之間 : 通俗與上層文化比較。第一章,大眾文化的批判,19-68。台北市: 允晨。

-----------------------------------


講義


Gans, Herbert J. (1985) [1974]雅俗之間 : 通俗與上層文化比較。第一章,大眾文化的批判,19-68。台北市: 允晨。

大眾文化的批判

四個主題:

A、商業化:利潤導向、庸俗與標準化的文化、使創作者變成工人。質疑:上層文化亦有利潤導向、上層文化也又同一趨勢、下層文化差異性很大、兩者都強調創新、通俗文化的創作者也很強調自我價值與教育意義、通俗文化的問題在於製作人與作者有階級品味的落差。


B、通俗文化危害了上層文化。反批:兩者的交流並非單向的,凡交流必有改變。上層文化不會因通俗文化的消失而改進。


C、通俗文化對大眾的影像:文化貶值論乃是根據三項未經證實的假設,那些受影響行為存在、通俗文化具有這種行為模式、通俗文化有反面效果。反批:該現象(孤立、逃避、麻痺)主要來自於社會結構與社會連帶、媒體並非造成巴夫洛夫制約反應、媒體最多強化而非創造,重點在於社會環境、媒介對暴力色情的影響亦缺乏證據、廣告對購買欲的影響亦然;新聞效果方面:主要問題在議題設定,但其影響是間接的、主要在媒體接近權的分配不均。媒介的真正效果:造成地方文化的衰落、強化的中產階級的文化、拒絕弱勢文化的媒體接近權。問題的重點應該在有無改進的必要,與如何改進。事實上,高低文化的擁護者都會彼此互相攻擊。


D、通俗文化對社會的不良影響:一、降低品味。反擊:這只是拿過去最好的跟現在最壞的比。二、製造原子化個人、為極權鋪路。反擊:通俗文化不可能使其他社會連帶與組織解組,最多,它只是成為獨裁政權的工具,而且,大眾傳播媒體如果夠自由不受操控,的確可以維護民主。批Marcurse,他似乎只是提出一項嚴格的民主定義,並且為除精英外的受壓迫階級代言,但是,革命文化並不會使人變成革命份子,革命份子仍需要通俗娛樂。


這些對通俗文化批評的根源與原因:知識份子自己醉心啟蒙的理想,並採取菁英主義的取向。這些批判的根源源自於當工業化之後,上層文化創作者必須在文化市場中與通俗文化做競爭,面臨著階級與權力的變遷,社會流動力急遽下移,使得藝術家與知識份子產生了憤世嫉俗的意識,以及美化過去的懷舊情懷。產生了保守集團與社會主義集團對於大眾文化的批評。這種批判的偏見:歷史謬誤、浪漫化過去、忽視通俗文化對個體性的貢獻、未從受眾的觀點來看大眾文化、沒有意識到上層文化對於較低階級的拒絕進入、大眾文化絕非制約過程、有良好學養教育的人事實上也願意接受精緻文化。其他偏見:一、巴夫洛夫制約反應、似乎覺得只要社會的主要目標是創作精緻文化就好了、創作者導向;總之,批評來自一種維護特權的意識。


---------------


Swingewood, Alan(1993)[1977] 大眾文化的迷思。第五章:大眾文化或是文化的民主化,149-179頁。 臺北市: 遠流。
大眾文化或文化的民主化

核心:資本主義的民主制度與機構與大眾文化的關係。


社會形構與不同階級的文化位階:大眾文化悲觀論VS進步演化觀的。批判:文化民主化是在很晚才開始的。高雅與低俗的二分是不適當的,沒有放進社會整體或生產模式來看,假定了經濟與文化有自動對應關係,事實上變遷分佈並不均勻,文化並未被經濟決定,要討論文化民主化,就必須考察歷史過程中,識字率、閱讀、意識與行動間的關係。


資本主義文化發展:閱讀有別口語文化,提供批判性態度的可能。二問題:18th閱讀公眾的增長、廣大勞動階級被排除在外。簡言之,資產階級在19世紀,以教育、圖書館並未成功地整編勞動階級,即便有整編,亦非透過意識型態霸權運作的。十九世紀中葉,英國已有一個大眾市場的文化,但是高雅文化或新興商業文化並沒有納入勞動階級,沒有文化的民主化也沒有大眾文化。


現代文化的式微:基於資產階級正當性危機,導致對於擴張資產階級文化的恐懼。19th的商業文化其收編對象並非勞動階級而是中產階級,高雅文化的威脅並非來自勞動階級而是來自那些被理所當然化的資本主義價值觀。所謂的流行文化正是透過分工與機械模式,進行文化物的商品生產。大量生產促成了文化的民主化。而且,無論那個階層都需要放鬆身心,因此就消費面,高低之間很難畫出界線。但是,重點是那些本來傳播文化民主化的方式,逐漸走向了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文化只是滿足赤裸的經濟利益。從生產面來看,資本主義的生產一點也不民主,以大量行銷為主,具有反民主的意識型態,並且維護現狀(以漫畫上、羅曼史的刻板印象為例)。因此,問題必須從社會控制的角度來看,但是,我們最多只能在極端而有限的意義上說,資本主義的流行文化其功能具有社會整編與控制的模式。


人道主義、社會主義與文化:
就生產面來看,資本主義具有文化夷平的效果,消費面,則是文化民主化的傾向。但是,文化民主化是與資本主義的原則不相容的。文化強調的改造世界的手段,使其符合人性,要實踐文化民主化那只能期待社會主義生產方式與社會主義的市民社會。


2007年10月21日 星期日

第六週 商品拜物教、意識形態霸權與文化工業:Marx學派

講義下載 http://homepage.ntu.edu.tw/~d91325005/6th.doc


本週(十月二十五日 )教學目的:

一、理解從古典馬克思主義到西方馬克思主義的變化

二、理解馬派在文化分析上的貢獻與缺失,特別是幾個重要的核心概念:如商品拜物教、意識型態、文化霸權、文化工業等

三、接連下一週戰後大眾文化的批判


課堂報告

本週將由「甜心」組為我們報告下列三篇文章
Gramsci. , Antonio (1997).
文化與意識形態霸權。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Adorno Theodor (1997)文化工業再探。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Gouldner, Alvin(1997)論意識型態、文化機器與新興的視聽感官工業。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思考問題:Gramsci.Adorno如何看待大眾文化中的意識形態?面對著大眾社會的來臨,兩者對知識份子的定位又有差別?兩者對我們看待流行文化有怎樣的啟發?Gouldnr又如何應用意識型態、文化工業等概念去分析大眾媒體中的文化議題呢?


指定閱讀
***Smith, Philip.(2003)
文化理論的面貌。第三章,47-72頁。臺北縣永和市 : 韋伯文化。
Storey, John
2003)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第五章,149-201頁。台北:巨流。

----------------------------------------------------------------------------------

由於本週兩篇指定閱讀的程度都算是教科書的內容,內容並不難懂,重複的地方也很多,所以老師綜合這兩篇,做成下列的講義。

不過,還是請同學務必預習Smith, Philip.(2003)文化理論的面貌,第三章。我們課程講授將以該章為主。

----------------------------------------------------------------------------------

講義


古典馬克思的兩個核心難題:

A.第三國際的經濟決定論,產生了不滿,導致質疑原來略嫌僵化的上下層結構關係的解釋,以及進一步對能動性Agency的強調。

B.
階級意識、虛假意識:工人如何破除虛假意識、意識型的支配,從自在階級轉到自為階級呢?工人為何不反抗、不革命?


兩個重要的事件:

一、大眾媒體的出現,以及工人的布爾喬亞化戰後新中間階級、小布爾喬亞的興起

二、1958年布拉格之春,導致新左派的出現。


西方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特徵:文化、革命為何未發生、人文主義的取向。


盧卡奇Lukaca、手稿的重視。b、商品化、物化、商品拜物教。c、強調總體性 vs破碎斷裂的經驗--->證成只有無產階級能承載了歷史的使命。


葛蘭西Gramscia、霧月十八的重要性--->工具論的國家理論的提出--->解釋義大利法西斯的崛起。b、文化的重要性:打破經濟或結構決定論、霸權概念(收編、抗拒、協商)、有機知識份子、知識份子的使命。c、影響英國文化研究深遠:例如次文化的研究、aritculation連結概念的提出


法蘭克福學派:

該派的基本立場,對啟蒙帶來人類解放的失望--->原因是工具理性、大眾文化撤銷了所有可能的否定性力量,使得人們只可能順從現狀。很強調總體性Vs 片斷性。底下介紹該派的幾個重要人物:BenjaminAdorno HorkheimerHabermas


Benjamin(可以參照們第二週的第三篇文章的講義,有提到Benjamin)

A、現代性的快速複製一切的年代,使得「此時此地」的原作消失,這意味著強調真誠性(authenticity)的aura靈光的消逝,這根源於快速複製導致:一、時間已非人可以掌握,二、見證事物的歷史權威已經動搖--->人們只能在侷促、片斷的經驗上去掌握世界。一切的客觀事物,也因而符合人性地與人貼近,這也加強了他們的吸引力。--->導致文化產品的標準化、常規化,以及批判性的喪失。

BBenjamin對都市與消費的分析:陌生人、物品、外觀展示成為都市消費的中心,人類的主體性活動--->漫遊者flaneur的既主動又異化。Benjamin來自Simmel的影響


Adorno與 Horkheimer(亦可以參照們第二週的第三篇文章的講義):
工具理性與形式理性的高漲、文化工業的出現、撤銷了所有否定性--->進行意識型態的批判與露。

Habermas:早期公共領域的研究。中期:方法論上證成批判理論。晚期:溝通行動理論以及現代性的未完成計畫。


結構馬克思主義:兩種馬克思主義的爭論

Althusser

A、在For Marx此書Contradiction and Overdetermination中,阿圖塞駁斥經濟決定論與人道主義的馬克思主義---->強調經濟、政治、文化(意識型態的)的多元決定(over-determination)論,,上層結構具有相對自主性,經濟只有在in the last stance有決定性。--->不重視手稿,比較重視的是德意志意識型態之後的作品--->認識論斷裂


B、意識型態國家機器:在這篇文章裡,阿圖塞認為如果要解開工人為何不革命的問題,那麼就必須把生產意識的實踐機制納入社會再生產的過程中--->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的提出--->意識型態主體是透過召喚、收編而產生的。--->結構論的國家觀念。壓制性與意識型態性的國家。


C、認識論、問題意識、徵候性閱讀--->意識型態本身是真實又封閉的(我們只能透過再現去理解實在),如果意識型態要維持自己的封閉性,那就必須讓對那些超越界線的問題緘默或使其噤聲--->因此,要由可見╱不可見、在場╱不在場、可能╱不可能、說出的╱未被說出的,去思考文本的問題意識、研究,以發現深層的結構--->徵候性閱讀--->馬克思前後期有認識論上的斷裂。


Althusser的批評--->沒有能動性的問題


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未來---被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後現代主義吃掉,並隨著1989年蘇東坡解體,光芒逐漸消失了。



第五週 小組課堂報告的投影片

報告的是下面三篇文章
Turner ,Victor (1997)〈過渡儀式與社群〉,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Douglas, Mary (1997) 〈污染象徵秩序〉。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Smith-Rosenberg, Carroll (1997) 〈維多利亞時期純潔觀裡性的象徵意義〉,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檔案下載 http://homepage.ntu.edu.tw/~d91325005/5th.ppt

2007年10月16日 星期二

第五週 象徵分類、人群連帶與儀式(Durkheim學派)

講義下載 http://homepage.ntu.edu.tw/~d91325005/5th.doc

本週(十月十八日)
教學目的:

一、理解晚期Durkheim的理論對文化社會學的啟發

二、透過Durkheim的作品串連現代到後現代的爭議

三、如何利用象徵分類、人群連帶、儀式進行文化分析


課堂報告
本週將由「麥當勞組」的同學報告下列三篇文章
Turner ,Victor (1997)
〈過渡儀式與社群〉,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Douglas, Mary (1997)
〈污染象徵秩序〉。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Smith-Rosenberg, Carroll (1997)
〈維多利亞時期純潔觀裡性的象徵意義〉,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 &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市 : 立緒。


指定閱讀
***Smith, Philip.(2003)
文化理論的面貌。第五章,95-125頁。臺北縣永和市 : 韋伯文化。
Alexander, Jeffrey C. (2002)
〈導言:迪爾凱姆的社會學與當今文化研究〉。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編《迪爾凱姆社會學 : 文化研究》。瀋陽市 : 遼寧教育。

思考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是過渡儀式的例子?從涂爾幹學派的分析中,你能不能想想人群是如何聚合的?象徵分類在社會生活的意義為何?人群連帶與象徵分類的關係是什麼?邊緣人、偏差行為在這過程中扮演怎麼樣的角色?什麼是我們,什麼又是他們


-----------------------------

Smith, Philip.(2003)文化理論的面貌,第五章。請同學務必閱。這是教科書,老師不提供講義。

-------------------------------


Alexander, Jeffrey C. (2002)〈導言:迪爾凱姆的社會學與當今文化研究〉。收在Jeffrey C. Alexander編《迪爾凱姆社會學 : 文化研究》。瀋陽市 : 遼寧教育。

人文研究對於文化的興趣正處於一個爆炸期(文學、符號學、結構主義、象徵人類學、社會史)-->但是社會學仍在進行一場最後的戰爭(還停留在反Parsons的鉅觀與微觀社會學)P1-->然而,此次文化復興的根源來自於Durkheim(有別於只強調Durkheim早期著作的社會學功能論:社會事實、實證方法)-->Durkheim是在後期發展他的文化綱領,他企圖透過宗教來研究象徵過程的自主模式。P2-->在他死後遺留的講稿中,並進一步發展關於世俗社會的理論,該理論強調象徵分類的在獨立的因果上重要性、神聖與世俗象徵區分的核心角色、儀式行為社會重要意義,以及象徵分類、儀式過程、社會連帶組成的相互關係-->在這一連串講稿裡,Durkheim指出,必須由象徵分類來研究現代的教育、政治、職業組織、道德、法律等領域,這些領域是由神聖與世俗的緊張所結構的,其中心社會過程是儀式性的,其做重要的結構動力乃是社會連帶的建構與解組P3-->可惜的是Durkheim沒有闡明這種看待世俗社會的既新又基進的觀點,這種晚期主張也不太受到重視,但是清楚表現在他學生的著作中(HalbwachsSimiandMaussBougle等人) -->這些著作開闢的可能性沒被重視,那些試圖繼承涂爾幹學派的又扭曲了這些思想中的重要元素(如法國史學年鑑學派、轉向到民族學),使得在法國涂爾幹學派被視為古老的民族學或者科學的社會學決定論而被拒斥P4-->而且,隨著涂爾幹的理念超出法國國界,這些理念卻被推往與其晚期工作象徵興趣的相反方向(主要是Brown的功能主義人類學、Parsons的結構功能論,以及bloorDouglasTraugott等人較為化約論的文化理論)-->然而,社會學雖沒有承繼晚期著作的挑戰,但是其他的人文研究卻積極地追求下去(間接且往往不受承認)。

因此,作者Alexander才認為正是Durkheim而非其他古典作者,提供文化復興的泉源P5-->例如:索緒爾(Saursser)知識體系與涂爾幹知識體系的平行關係(強調語言的制度特質,語言是社會事實,由集體意識迸生)。-->兩者的共鳴是深遠與具體的(強調語言、象徵、儀式的不可化約到互動、環境,強調其自主性與內在動力)。-->另外,DurkheimLevi-Strauss也有類似的平行關係(強調象徵分類的二元對系,以及強調社會行動是表達與文化的,而非工具性偶然性的)-->代文化運動思潮正是來自這兩個人的啟發(Roland Barthes的社會與文學的符號學(semiotics)研究、Sahlins食物生產、Buckley的公民衝突,Foucault的後結構主亦對於象徵模式或論述的結構權力的強調)P7-->當然,有些理論家會清楚地表明其與涂爾幹的關係(如Barthes的流行體系,區隔自己與服裝社會學的關係,但是卻又強調自己的理論是DurkheimMauss原始分類中社會邏輯學sociologics-->但是,在多數情況下,這些Durkheim根源卻沒有得到承認(如Foucault性史中,對性論述尋找宗教根源,很像Durkheim為世俗象徵找到宗教根源)-->因此,後結構主義與符號學研究可以被視為是一種將晚期Durkheim所開出取徑的拓展P8

但是,在社會科學內部並非沒有跟晚期涂爾幹理論的相關連著作-->這個類型中最重要的的發展是由Parsons論者的瓦解而迸生的(ShilsGeertzBellah)-->雖然,ShilsGeertz沒有認知到Durkheim的貢獻,這反映了社會科學對晚期Durkheim的抵抗與誤解P9,但是,Bellah明白地承認這種連結乃是他新文化工作不可或缺的關鍵。-->Bellah認為世俗的國度具有所謂公民宗教-->正是,公民宗教這一概念更有希望使社會學接受Durkheim晚期著作的力量。-->Bellah是在美國一場爭議國政治與新教宗教性的緊密連結的討論中,構思了公民宗教此一概念P10(但是,此一概念具有的世俗化論調,正是晚期Durkheim要反對的)。-->這三個人的著作構成了文化分析的另一個主要來源。

人類學則是社會科學中另一個主要來源。-->在人類學發展中,Turner對於儀式過程的工作是最要的P11(過渡、結構與反結構、閥限、交融)-->但是,這種新文化理論與Durkheim的關係沒有被說清楚(主要是透過Durkheim的同時代人van Gennep),但是,是顯而易見的。-->相同情況也發生在Mary Douglas身上P12(強調象徵與分類功能,污染的研究,其所反對的Durkheim,主要是Brown的功能論版本的Durkheim

總之,作者Alexander認為通過Durkheim的宗教社會學對文化研究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可得出兩個結論:一是與更廣的文化研究有關,主有透過Durkheim的框架,各種發展的內部聯繫才能看清,才能找到理論基礎,這是要產生社會科學對文化的理解所必要的。二是對於具有學科性質的文化研究,特別是在文化社會學方面有關,必須批判傳統只重視Durkheim中早期著作中結構關懷的狹隘理解,把文化分析帶回社會學實作中,這是Durkheim本人自己的抱負P13-->但是,Durkheim的復興並非是偶然的,是經歷過Luckes對於Durkheim著作生平的註解與詮釋,還有70年代法國社會學家Besnard等人對於涂爾幹學派的考察,更經過新一代研究者的努力,形成了一種全面的認識:後期的Durkheim經歷一場決定性的轉變,構成了追溯當代文化研究的Durkheim根源P14

後面是該書各章介紹,不討論。

2007年10月8日 星期一

第四週 現代性:形式與實質的辯證 (Simmel與Weber)

講義下載
http://homepage.ntu.edu.tw/~d91325005/4th.doc



本週教學目的:

一、簡介古典社會學理論為文化社會學奠立怎樣的基礎與難題。

二、簡介WeberSimmel對於現代性的分析。

三、將古典社會學關連到文化與文明的爭議。


課堂報告

將由「沒有這一組」的同學為我們報告Schluchter, Wolfgang (1986) 理性化的矛盾。收在氏著《理性化與官僚化 : 對韋伯之硏究與詮釋》,第1-54頁。台北市 : 聯經。


報告的同學請試著回答下列問題:

一、Schluchter為什麼要重談Weber的理性化?他區分出幾種理性主義?

二、Schluchter指出,Weber如何克服唯心(理念)與唯物(利益)的對立?其中承擔者扮演怎樣的角色?

三、Schluchter重建Weber的方式,主要是在那個層次,要回答怎樣的問題?他又指出Weber提供了怎樣的解答與倫理關懷?


關鍵字提醒:理性化、理性主義、理念Vs利益、世界圖像、承擔者、中心vs邊陲、行家vs大眾、正統VS異端、風格、固有法則、解除魔咒、信念倫理VS責任倫理、二元論等等


閱讀進度

Smith, Philip.(2003)文化理論的面貌,導論、第一章,第1-26頁。臺北縣永和市 : 韋伯文化。

Dodd, Nigel. (2003) 社會理論與現代性,第二章:現代性與理性--齊末爾與韋伯,第37-66頁。台北市:巨流。


本週思考問題:SimmelWeber如何談論形式與實質的辯證?這些與文化社會學有怎樣的關係?SimmelWeber如何討論現代性問題?Weber 如何將某種倫理與某種身份團體接連接在一起?Weber如何擺定理念與利益?Weber的宗教社會學的討論又點出了現代性怎樣的問題呢?


-----------------------------------------------

教科書的部分,由於容易閱讀,老師不提供講義

------------------------------------------

Dodd, Nigel. (2003) 社會理論與現代性,第二章:現代性與理性--齊末爾與韋伯,第37-66頁。台北市:巨流。


(前言)

SimmelWeber的重要性---探討工具理性對現代文化所產生的影響(現代主義:理性是權威的來源;後現代主義:不相信理性、普遍性)。兩人都重視經濟變遷帶來的社會變化,但是更關心這些變遷的文化意義。在關於規範的討論上,兩人都重視了理性化的曖昧後果P37(Simmel客觀化帶來的異化與Weberiron cage)。此外,我們也必須批判檢討兩人的理論的形式主義與對於理性的詮釋(理性是手段、信仰、理性與現代文化、社會理論的關係)P38


理性、經濟與社會


理性與成熟的貨幣經濟

Simmel由心理學出發刻畫理性-->貨幣乃是人的理性目的行動最先進的表現-->貨幣經濟:一組複雜的交換與契約關係-->貨幣刻畫現代生活的快速節奏P39-->現代生活的特殊性:個體與社會的辯證關係-->心理動機與社會性-->社會互動的形式:交換。P40


韋伯的理性概念

Weber將理性的擴張視為是一種現代文化的智識化-->兩種理性的區分:目的理性與價值理性-->這次啟發用的、詮釋與比較的概念架構:ideal type-->Weber也重視市場、交換關係P41,但看到工具理性在行政與會計上的應用:科層制-->現代科層制國家做為資本主義的基礎-->而且進一步表達、保存國族性在精神與物質上的特質-->Weber的分析是多因素的分析,而且是反直覺的-->強調經濟現象背後的非經濟因素、形式理性VS實質理性、行動的非預期結果P43


除魅與文化的商品化


這兩人都關係理性如何影響現代文化、也批判了現代文化的狹隘化(手段與目的的錯置、主觀文化的式微、除魅化過程)


齊默爾論現代文化的客觀化

Simmel認為現代社會發展關係到人自由的提高-->自由的兩面性:正面--自由加入交換關係P44;負面--金錢的追求,導致精神的空洞-->貨幣關係的氾濫,代表客觀文化的堅固與自主、主觀文化的破碎、這是現代文化的悲劇-->主觀文化式微還表現城市空間的組織上-->P45城市的二面性:讓人可以相互依賴,卻同時也毫不相干-->這種曖昧的兩面性也表現在流行上:提供社會認同的實質內容,但是卻必須瞬息萬變(為了提補空虛與刺激麻痺的感官)。P46


世界的除魅化

Weber的批判也是關於主觀性-->追求金錢導致目標與手段的錯置-->這不只是階級問題,還關呼social statussocial status-是由我們在別人眼中的社會位置所構成)。此外,Weber也指出,純粹用工具理性來判斷經濟事務是不夠的P47Weber亦指出,效率的理性判准沒辦法提供政治決定、道德認知的指導原則-->區分目的理性與價值理性。-->工具理性的狹隘進一步表現他的新教倫理的分析上:當工具理性的世界觀興起,導致了終極目標的關懷受到貶抑,這是世界的除魅,亦是生活的智識化與理性化P48。除魅表現在經濟生活的理性化,尤其是科層化的過程,這容易導致一種去人性化的iron cageP49


底下的批判討論,主要是Dodd對於WeberSimmel在社會理論上的定位,跟文化社會學關係比較不大,我們不講。